“巡抚陕西左副都御史杨一清杨大人,快速速开城门!”戚景通大声吼道。

“稍等片刻,我去通报指挥使大人。”那城门上的兵士道。

未几后,一个身穿铠甲,剑眉英目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城头,左手中还按着一把大刀,他生的一张国字脸,更是体现出那股杀伐的气势,但是一个瞪眼就让人胆寒。

这时,他身旁又有一年龄稍微偏大、气势中带着四平八稳的文官出现了,这厮的气势和杨一清有点儿像相,儒雅中带一丝痞气。

杨一清见到那文官后指着他道:“老刘,快开门,有事相议。”

从戚景通哪里知道,这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宇总制大同宣府偏头关等处边务,他身旁的是大同卫指挥使廖海。

九边重镇中,朝廷都会派遣一都御史,总节制几个重镇的事务,就是防止遇到战事相互推诿的情况,比如杨一清,他就是总制陕西、宁夏、甘肃三边机务,兼理督理陕西马政左副都御史大人。

刘宇认出了杨一清,便对身旁廖海说了几句,重重的外郭城池方才缓缓的而被打开。

四人马不停蹄,一路狂奔进入大同府。

“我说杨大人,你何时才能改改你这急冲冲的脾气,不晓得还以为虏寇入侵了呢。”刘宇道。

下马后,杨一清都没来得及喝水,对刘御史道:“还真是虏寇入侵了,只是入侵固原了。”

刘宇笑道:“那你不去固原,跑来我大同做什么?可不要来借兵,我没兵!”

“刘大人说哪里话?我岂是来借兵的?我是来给大人添加军功的!”

杨一清这句话果真吸引了刘宇的兴趣,他道:“什么意思?”

二人说话的艺术,陈瑀都在一丝不苟的学着,这样学习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虏寇带三万精兵入固原,固原危在旦夕,其守兵不过区区一万耳,在来时,我已经从陕西、德隆、太原等府调兵三万前去增援,余下的兵力需要固守其本位,暂且抽调不出,可纵然如此,固原战场已经有大明四万七千余大明精锐。”

刘宇皱了皱眉头,这杨一清手下能调出这么多兵出来?怕不是在吹牛逼吧?

“那既然如此,我就恭贺杨大人旗开得胜了,可这和本官又有什么关系?”刘宇淡淡的问道。

“难道大人甘做燕雀?无那鸿鹄之志?”杨一清反问道,“你不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恩。”刘宇点了点头,“你想全歼这只军队?”

“不错!”杨一清背着手道,“无论战果如何,这次立下军功,全归尔刘御史所有,我杨一清及固原卫不要一点点军功,如何?”

“当真?”刘宇眼睛陡然睁开,随即又闭上去,“本官说过,大同卫抽不出那么多兵。”

“毋需多少,只要一万!”杨一清道,“固原分内外郭城,本官准备来个瓮中捉鳖,前后夹击!”

刘宇当即明白杨一清所指,眉头挑了起来,“你说的可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