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各种工匠配齐,大而全小而全,而是尽可能的将其中一些通用的工艺,交给一座专业的工场来进行生产,其它工坊不再自行生产这些通用的零件或者配件,直接从专门的工坊定制,然后用于生产就可以了。

这样貌似麻烦,但是却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形成集约化生产,降低浪费。

由于船寮那边试验卡隆炮的飞字号快船已经下水,马上要开始试航,按照以前的经验,这种船只在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线形没有进行再次大幅修改的情况下,这样的海试会比较简单,时间也很短。

在下水之后,只需要对船体板缝漏水情况进行检查,试验一下船只重心的稳定性以及船舵机构的灵活性和坚固性,就基本上可以交付使用了。

但是二号船上准备好的那个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炮架,是专门为新试制的大口径卡隆炮设计的,现如今炮架已经就位,只差卡隆炮就位,就可以进行试验了,所以于孝天急于获得这种新型的大炮,来检验一下其有效性和威力。

玩儿西方船模的人一般都要对船只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所以于孝天也不例外,曾经查阅过相当多的有关西方风帆战舰装备的火炮以及它们安装的方式。

故此卡隆炮是他的一个选择,一旦威力很大的话,这玩意儿以后也将成为他主要装备的武器。

当于孝天到达炮作的时候,炮作里面依旧是一排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门门新炮正在被铸造出来,进行各种检验。

现在没有什么金属探伤仪,检验火炮的质量,一是靠着目测,来检查炮身是否存在裂纹,而是靠着敲打,来判断炮身之中是否存在大的气孔,三是采用灌水检验法,将炮管竖起,堵住火门,然后朝炮管内灌入水,也可以灌入油,来观察炮管壁是否存在细微的裂纹,经过这些检验之后,才可以基本上判断这门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不过这样的检验并不算结束,炮作铸成的火炮,在入库之前,还要拉到靶场进行试炮,使用规范中要求的最大量的火药装填,进行两发以上的试射,然后检查炮身情况,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话,这门炮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合格,这才能算是正式的成品入库等待调拨到其他地方使用。

于孝天进入炮作的时候,邱铁匠闻讯赶紧迎了出来,他知道于孝天这次过来是要看什么,于是赶紧便将于孝天带到了一个大工棚之中。

这座工棚正是用来试制新炮的工棚,安排的都是炮作之中的精兵强将,工棚里面同样是热火朝天,温度很高,但是因为这里面有一定的迸溅伤害的危险,所以工匠们不能穿的薄,一个个都穿着很厚的衣服,还要在身前罩上一件厚厚的帆布围裙,戴着厚厚的手套。

可惜现在弄不来石棉布料,只能用粗厚的帆布来给工匠们使用,工匠们受烧伤的几率很高,好在海狼这里,比较重视工匠的福利,工匠们一旦受伤,也可以得到交好的医治,在炮作和枪作这些铁匠铺之中,平时就准备了一些獾油,还有一些烧伤的药膏,轻微烧伤就地就可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