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为了守好江户湾入口的浦贺水道,幕府将浦贺港收为直属领地,并在面朝浦贺水道的海岸修筑起了大量永备工事。

其中最重要的永备工事,就是浦贺炮台。

于是,当初修筑浦贺炮台有多艰难,现在拆除它就有多艰难。

结果,没等稻叶正则将辛苦拆下的几门国崩转送到面朝相模湾的浦贺港土左水军停泊处,

在浦贺港附近停泊过夜的土左藩以及其他各藩来援的水军船只,就在乐麦阿和杨振指挥的联合舰队勐攻之下灰飞烟灭了。

单论数量,联合舰队的战船并不算多,大大小小,合计起来,也不过一百多艘而已。

而被他们围攻的海湾之内,停泊过夜的倭人关船和小早船,大小合计,足有将近五百条之多。

但是,联合舰队的几乎每一艘战船,都装备了火炮。

光是荷人舰队的四艘巨型夹板船以及杨振船队的旗舰瀛洲号,这么五艘巨舰上的重炮就超过了三百门以上。

倭人水军停泊过夜的海湾虽然比较开阔,但是数百门火炮轮番射击之下,也将整个海湾给封锁住了。

海湾内密集停泊的倭人关船和小早船,毫无还击能力,在红夷重炮的平直轰击下完全不堪一击,往往一炮过去,硕大的实心铁弹能打穿好几条船的座舱或者船舷。

最重要的是,在这场围攻战中,杨振他们辛苦一路带来的倭人火器焙烙火失,也派上了用场。

张天宝及其率领掷弹兵们,舍不得浪费漂洋过海带过来的万人敌、飞将军以及爆破筒,但是他们又不甘心站在一边袖手旁观。

所以他请了命令,使用了倭人的火器焙烙火失,换乘小船挺进海湾,将缴获到手的一串串绑成葡萄串一样的焙烙火失,点燃了投掷到无人值守的敌船之上。

一边是炮击,一边是火攻,仅仅过了一个时辰多一点,停泊在浦贺港所在海湾内的大批倭人船只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当然了,要说杨振与荷人的联合舰队,在此战之中炮毙或者烧死了多少倭人水军,那倒也是未必有多少。

因为关船和小早船本身不大,又是停泊在浦贺港所在的海湾内,很多船上并没有人值守过夜。

也因此,并没有多少倭人水军因此而死亡。

但是倭人的船只,却遭受了毁灭式的打击。

等到杨振与荷人的联合舰队停止炮击的时候,海湾内到处都是成堆的浮木碎片,倭人船只已经没有几条是完整的了。

而且这样还不算完,由焙烙火失引发的火势,丝毫也没有因为炮击停止而变弱,相反,在海风的吹拂之下反而越烧越旺,愈燃愈烈。

之所以最后会造成这个局面,完全是因为松平信纲、山内忠义等人自作孽。

相模湾十分开阔,而其北部沿岸,除了有一个入口相对封闭的江户湾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比较封闭的小海湾了。

浦贺港所在的海湾,说是海湾,但其实也就是一段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