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口(yimixs)•(cc), 就是从清虏在虎山炮台有无重炮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个角度➠([一米小.说])➠『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不仅令杨振眼前一亮,而且瞬间就若有所悟。

“嗯。那么你的判断是?”

“卑职的判断是,清虏在虎山炮台肯定没有重炮,而虎山炮台其他火炮的射程,又不足以封锁江面,所以虎山炮台对清虏九连城主将来说,就是一块鸡肋。”

“鸡肋?嗯,虎山炮台之上若无重炮,的确如同鸡肋。可就算是鸡肋,虽然食之无味,但是弃之终究可惜。我军到来后彼此尚未交兵,清虏主将就这么将其毁掉,难道不觉可惜?”

“这个——,或许是——”

杨振的反问,令原本信誓旦旦的杨珅一时语塞。

“或许是什么?”

见杨珅欲言又止,杨振继续追问。

“卑职本来想说,或许是清虏主将担心九连城内兵力不足。但是卑职又想到之前清虏往九连城增兵,九连城兵力不缺的事情,所以一时难以理清头绪了。”

杨珅表情纠结地回答了杨振的追问。

杨振听了后点点头,也没再继续问他。

不过就算如此,杨珅对虎山炮台无重炮的判断,也已经给了杨振极大的启发。

此战杨振最担心的,就是清虏一旦拥有多门重炮,会给自己的部下造成大量的伤亡。

但是现在看,清虏不仅没有多门重炮,甚至很有可能连一门重炮也没有。

因为彼此易地而处的话,杨振但凡有一门重炮,也一定要优先部署在战略地位重要的虎山炮台之上。

这么重要的位置,说弃守就弃守了,而且是毁弃而去,那就说明九连城清虏驻军很可能连一门重炮都没有。

得出这一判断,杨振一下就放心多了。

不过得出这一判断,是个意外的发现,杨振心中对清虏何故收兵入城的疑问并没有因此解决。

因为虎山炮台即便没有重炮,可是其他中小型火炮总是有的,如果城内不缺兵力,根本犯不着就这么弃守乃至毁掉它。

“那就是九连城兵力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了。”

杨振正想着,旁边的李禄突然发了话。

“自从得知清虏不断增兵九连城的消息后,咱们一直觉得九连城兵力充足,但是九连城的清虏并不会只增不减。

“仇总兵先前往北方派遣的巡哨队伍,为了安全起见,北上都是走江东。他们只见北边的清虏沿江南下九连城,却不知道到了九连城后,有可能转而西去险山堡乃至凤凰城。

“毕竟清虏正蓝旗的旗主为郑亲王济尔哈朗本人,就长期坐镇在凤凰城。都督带咱们誓师北伐以后,庄河堡祖总兵他们率军增兵秀岩城,凤凰城或许得到了消息。

“还有前不久,都督带咱们去了趟汤站堡,随后便往汤站堡大举增兵,清虏派出来的哨探不可能觉察不到这样的动静。一旦他们觉察到咱们有进攻凤凰城的可能,或许就会从九连城调兵!”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