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黄台吉称帝之后的崇德年间,随着投降的明军降兵降将越来越多,类似于乌镇超哈营以及天佑兵、天助兵这样的以汉军为主的力量越来越大,满清八旗上层权贵对这些未编入旗汉军的忌惮和不满,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相应的是,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这些后来的明军降将为首,也开始不断地上书,自请撤掉天佑兵、天助兵等独立的旗号,请求能够编列入旗。

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表忠心,为了自保,另一方面则是打消满洲八旗上层权贵对他们的忌惮,让自己们更受信任的同时,也能抬高一下自己在满清国里的地位。

早在蒙古降兵降将以及归附部落被分别编入八旗的时候,以孔有德为首的这些人就上书请求入旗了,只是当时奴酋黄台吉为了显示自己大度,同时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更便于继续招降明军降兵降将降官,所以没有答应。

那么这一回,到了杨振率军渡海,突袭辽南以后,尚可喜所部天助兵的表现,令黄台吉大为失望,同时也有了借口,于是便有了将撤销天助兵、天佑兵番号的念头付诸实施的想法。

等到善于揣摩黄台吉心意的范文程一提出编列八旗汉军的建议,鞑子伪帝黄台吉当即鼓掌赞同,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其实,早在乌镇超哈营初设的时候,是以早期投降归附的旧汉军为主,有了孔有德等人的归附之后,乌镇超哈营便分了左右翼,规模已经很大了,一度号称两旗汉军,或者左右汉军旗。

到得此时,干脆一分为八,不仅撤了天佑兵、天助兵的番号,而且连乌镇超哈营的设置也一并撤了,只在八旗汉军牛录里面,各自编列了若干数量的乌镇超哈牛录,以供各旗宗室亲王贝勒指挥。

这么编下来以后,包含努尔哈赤时代归附的所谓旧汉军在内,一共编出了一百一十个汉军牛录,人数多达三万三千人。

再加上早几年就编入八旗的蒙古牛录,也即八旗蒙古八十四牛录累计两万五千多人,满鞑子的八旗大军人数,至此一举达到了三百九十四个牛录,总计十一万八千二百人。

而黄台吉这么做,也算是一举数得了。

一方面,他放下了过去宽宏大量的伪善面孔,将努尔哈赤时代归附的旧汉军各部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等天聪年间、崇德年间新归附的大批明军降兵降将,一股脑儿地全部编为了汉军牛录,消除了隐患,壮大了满清力量。

另一方面,他的这个做法也安抚了满清八旗上层的情绪,过去,乌镇超哈营以及从属于乌镇超哈营的天佑兵、天助兵等部兵马,统归鞑子伪帝黄台吉直接指挥,现在编了汉军八旗,或者说编了八旗汉军,就相当于是将为数众多的火器、兵马、人口,分给了满洲八旗。

这一下子,满洲八旗上层的王爷贝勒们,也都满意了,之前因为围攻松山的失败,以及辽南的失败,而对黄台吉生出的那些腹诽和意见,也就随之消散不见了。

再一方面,黄台吉也借着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