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的年代,已经不可考,又说是三国时期的。但送传世品来看,宋元时期的笔筒我们都找不到。

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乎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物件。”

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其材料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

“美女,这件什么价?”郝运问道。

“五万,我们老板说是清代的。”

对于价格,他们早就了如指掌。

“两万卖吗?”

女店员摇头,扎成马尾的头发晃来晃去,有点可爱。

“你要是只砍一千几百元,我还能去帮你问问老板。砍这么多,老板肯定不同意的。”她诚恳地说道。

“那你去问问,最低什么价,我是真心想要买的。”

得知郝运真心要买,女店员立即朝还在跟那母女扯皮的老板走去。

不一会,她小跑回来。

“我们老板说,最低四万五千元。”

“行,给我装起来。”

郝运也不再啰嗦。

古玩店的东西,就是难砍价。人家根本不愁卖,主打的就是一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女店员很高兴,她也是有提成的。

这一单,她能拿到四五百元,能不高兴吗?

没想到这人如此爽快,说买就买。

郝运扫了一圈,再没有值得出手的物件,才带着那笔筒离开。

这时候,那母子和店老板都被警察请过去。熊孩子看到警察,终于怕了。

可以预见,赔偿八万元是不可避免的。

郝运看到直播间有人问笔筒的价值,便分析道:“这是黄杨木笔筒,清代的,它取材上乘,纹理漂亮,筒身镂空雕竹纹,雕工精细,细节刻画精致,线条流畅优美,皮壳包浆醇厚,器型精美。

依我看,一百万出头吧!”

直播间瞬间安静了好几秒钟。

几秒钟后,才有人发言:“胡扯的吧?捡漏有那么容易,大家都玩收藏好了。”

既然开古玩店,店老板应该也不是吃素的吧?这么大差价的宝物,会弄错?

“这要值一百万,我倒立拉稀。”

“兄弟,想自产自销就直接来,没必要绕一圈。”

……

“走,找古玩城的鉴定专家去。”郝运也不争辩太多。

他带着清代黄杨木笔筒来到鉴定区。

因为古玩城刚开业,只要是在古玩城购买的东西,都能拿去免费鉴定,一共有三位鉴定师。

“你们好!帮我鉴定一下这笔筒。”

一位老者接手,他看了一会,说道:“这是清代黄杨木笔筒,筒身镂空雕竹纹,皮壳包浆醇厚,市场价五万左右。”

他说完,直播间瞬间热闹起来。

“哈哈!我就说嘛!人家古玩店怎么可能出这么大的错?让你捡漏。”

“主播翻车了。”

“其实也还好,起码没有买亏,不是吗?”

郝运没急着跟直播间的人说话,而是把笔筒转过来,指着一个部位:“老人家,您再认真看看这里。”

老者疑惑,又拿起放大镜,认真观察郝运指着的地方。

很快他露出惊讶的表情:“周芷岩的作品,是老朽看走眼了。这黄杨木笔筒,价值百万以上。”

明清都有笔筒的雕琢名家,明代木雕名家有孙雪居、和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等。

清代则有吴之璠、黄炳勋、朱清父、周芷岩等名家。

直播间的那些调侃、嘲笑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