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和zhōngyāng集团军群的机动部队不屑一顾了。他们在这里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苏军主力, 有时候强大的部队存在于某一地区也是胜过真刀真枪的打仗的, 这个道理斯大林切身的体会到了。他的战争艺术修养在白起的逼迫下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保守德国空军肆虐的斯大林每rì里都不得安生,德国空军对莫斯科的袭击一直没有停止过。来去如飞,根本就防不住的火箭弹总是往苏联首都的交通线路上招呼。将就着能用的铁路也是只能断断续续的通车。这种情况导致了莫斯科的运力只能发挥平rì里的百分之一,很不方便,很让人烦!斯大林明白这一切都是德国空军造的孽,他不得不把高炮部队和歼击机部队使劲儿的扩容。他向美国人要求更多的更好的飞机,高炮,把那些只经过了几十个小时训练的雏鸟飞行员派上战场。没办法啊,只要通过步兵们练兵的方式提高飞行员的能力了,只要他们在空战中生存下来,战斗技巧一定会进步的。

感同身受,他知道高加索那个地方也需要更多的航空兵。早在42年他就在北高加索组建了两个空军集团军: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维尔西宁空军少将。参谋长乌斯季诺夫空军少将。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员郭留诺夫空军中将,参谋长西尼亚科夫空军少将。高加索会战开始前夕,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部队和兵团内共有409架作战飞机。此外,在后备航空兵第11团、第25团、第36团和8所航空学校内还有800多架飞机,其中歼击机125架、轰炸机100余架、教练机600架。

后来,在北高加索会战打响后,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根据最高统帅部指示拨出4个歼击航空兵团,共72架飞机,编成了第44集团军的空军,以支援第44集团军掩护北高加索通往马哈奇卡拉和巴库的接近路。

方面军航空兵的其余兵力——第45集团军、第46集团军和方面军的空军部队,都用来防守苏联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界。

由于北高加索苏军航空兵机场有限,所以靠近前线的机场经常拥挤不堪。在阿德列尔机场上就驻扎了空军第5集团军的4个团和方面军空军的其他一些部队。此外,山岳地区机场特别少,高加索山脉又把空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深的驻地隔开来,都给航空兵的机动和大规模使用带来了闲难,使其战斗能力不能很好发挥。

苏联军事委员会的很多人看到高加索离苏联西部边界甚为遥远,因而他们认为敌人入侵高加索主要是靠实施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所以对从北面、即从顿河方面来防守高加索一事就不太注意了。外高加索方面军第44集团军只是在巴库方向上沿苏拉克河部署了2个师从北面和西北面掩护巴库。在41年冬季苏军曾经捷列克河构筑一道防御地区,却没有派部队去守备,因此这个防御地区到42年chūn季就基本上被洪水淹毁了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