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在代州城里的宅子可真不小,谢慕华本就喝了点酒,这下背着背包跟着杨义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只记得到处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子,一个个宽敞的院子,路过一个练武场的时候,更是豁然开朗,那里足足有两个篮球场这么大小。

早已习惯了在后世住鸽子房,筒子楼的谢慕华心中惊叹,真是奢侈啊,这全家上下连上仆人能有一百人?人均下来都得占个大几十平吧。

谢慕华心中惊讶,脸上却不动声色。始终不紧不慢的走在杨义的身后。

杨义引着谢慕华走进一个安静的院子。

院子里居中放着一张石桌,四个石凳。杨继业和佘太君都换了身便装,坐在那里品着茶,七个儿子整整齐齐的站在身后

谢慕华前脚踏进院子,佘太君就急忙站了起来,指着谢慕华对杨继业说道:“这次你我夫妻能够再见,多亏了谢先生。”

杨继业自幼就喜欢骑射,不爱读书,斗大的字儿也不认得一个,自然也就不爱讲什么礼仪。他站了起来,朝谢慕华一抱拳,右手一摊:“请坐!”

谢慕华虽然喝了点酒,心里头可还是清醒的。杨家上上下下都在这儿,就自己一个外人,方才引他进来的那个管家杨义,也掩上院门走了出去。一想到这,谢慕华的酒顿时醒了三分。

“谢先生,听闻你从海外归来,才华出众,见识不凡,不知道谢先生是何出身??”杨继业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查户口了啊!还好我早有准备。

谢慕华站了起来,面色沉重:“在下一直不敢提及家门,怕辱没祖先。杨将军既然垂问,在下不敢相瞒。家祖谢伷,谢嘏之子。时逢侯景之乱,梁朝将亡,家祖引晋人郭璞所言,江东分三百年而与中国合,观江东王气将终于三百年,谢家前途难料,为我谢家能留一血脉,家祖奉父命远赴海外避难。”

杨家众人面面相觑,听谢慕华这一说,这谢家似乎大有来头。

佘太君动容问道:“却不知道先生这一支这些年来在海外何方?”

谢慕华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一脸严肃:“我家流落海外,开枝散叶,一路飘流。落家于东罗马帝国为官。”

谢慕华看众人迷惑不解,解释道:“那里被我中华称之为大秦。现在的皇帝叫做巴西利乌斯二世,我谢家在东罗马世代为高官。当初也曾经盛极一时。现在人丁稀少了,也就逐渐衰落了下来。不过,我家祖训,子弟必须读中华典籍。平日里,像我这样的官员子弟也要学习东罗马帝国的学问。”

佘太君和杨延昭暗暗点头,原来是世家子弟,又是融会中外之学,难怪能一回到大宋,听九妹说说形势,就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头头是道。

杨五郎奇怪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回来?那个什么罗马帝国的官儿不好做吗?”

谢慕华叹了口气,怅然道:“那东罗马帝国只准一夫一妻,我家又为了保持血统,千方百计找汉女成亲,人丁逐渐单薄。到了我,已经是七代单传了。以前我家位高权重,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