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热情得不得了,没有一个抱怨的,但……终归太麻烦了。

徐长生想了想,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来水,他们后山有一处特别大的湖泊,常年都有水形成溪流向下流,可见湖泊的水除了下雨天囤积,应该也有不少来自地下水,不然也不会一年四季都流不完。

就是离村子远了一点,不过这也不是问题,那里的地势高,引水肯定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水源的问题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气压和管道的问题。

自来水是需要气压的,不然稍微高一点的地势水就上不去。

不过湖泊所在的位置比徐家村的地势高,也就是说他只要再加上一些辅助气压就够了,并不需要将水压上几十楼那么高的气压。

正好的是,如今徐家村的房子修建完毕,后山那么多烧砖的火窑也空闲了下来,正好利用起来烧水生压。

徐长生想到的是通过烧水,产生强大的气压,原理和高压锅差不多。

这样不仅辅助气压有了,还能为徐家村统一提供热水。

徐长生眼睛一亮,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火窑都不用挖,现成的就可以用,只需要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了。

现在麻烦的是管道。

在秦的时候就已经有地下道水管了,修建于统一六国前,水管是陶制的,可见五千年的文明的确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古人的智慧有时候也特别的震惊人心。

秦时就有地下水管道,可不是徐长生乱说,上一世他就去参观过这类古迹,位置正是安阳的殷墟。

到了唐朝,这些管道相对来说要先进了一点,不过主体还是陶制,只是在连接部分用了一些软体组织进行密封。

因为地下水道在唐朝并不流行,所以使用的地方并不多,但工艺是已经有的。

徐长生想了想,他要是现在开始自己来研发自来水所需要的管道的话,二十来天的时间估计是弄不出来的。

一咬牙,买!

无论如何也得将自来水系统在八月初五前弄出来。

这样村里的用水解决了,也不用让孩子们一天天不亮就去抬水浇花。

现在他只要设计出水龙头就可以了。

想到这,就跑去找大祖父,买管道肯定要花大量的钱,而且管道还得让那些商家专门烧制才行,因为现在还没有专门卖管道的商家。

也亏得他们徐家村现在赚了不少钱,不然这自来水系统是肯定弄不出来的。

大祖父也是一咬牙,答应了,现在徐家村不愁吃不愁穿,留那么多钱在手上也没有用。

于是,一个队伍的徐家族叔带着钱出门了,他们去找商家为他们烧管道。

徐长生也开始设计水龙头,然后让十六叔做出来。

现在,徐家村的房子和路都修好了,大量的劳动力已经释放了出来,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去了榨油,制作豆干之类,加上滑轮组的助力,徐家村的出货能力也是大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