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帝坐下后的第一句话便是:

“宋胥可在?”

宋胥施施然拂袖起身:“臣在。”

景元帝淡淡道:“几年过去,你宋胥竟也愿意离开江南进长安了。怎么,玉山装不下你的雄心壮志,准备入朝堂一展抱负了?”

这话,怎么都有些诛心的味道。

谁都知道,当初景元帝以高官厚禄相酬,宋胥各种推拒不说,还躲进了平康坊,在那些花楼妓子中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最后更是甩甩袖子悄然离开了长安,景元帝知道的时候大发雷霆,据说在贵妃宫里怒骂叶诤不识抬举,还摔了两只茶盏。

引得景元帝如此动怒,换作别人脑袋早就搬家了,宋胥能活到今天也是不易。

他若是此生都不回长安也就罢了,可他偏偏选择了几年后回到长安,怎能不应对景元帝的兴师问罪?

许多人都以为宋胥会跪下来磕头求饶的时候,却听宋胥说:

“臣没这个打算啊!”

景元帝皱眉:“哦?”

宋胥拱了拱手:“陛下,臣觉得现在挺好的,有吃有玩,进长安不过是为了我这不懂事的外甥,陛下想多了。”

宋胥这话惊到了不少人。

在座一个臣子瞥见景元帝神色不好,拍案而起,指着宋胥呵斥道:“放肆宋胥!你怎敢如此与陛下说话……”

宋胥高高扬起眉,以他的脾性定是要呛声回去的。没想到,景元帝比他更快地说了一句“够了”。

随后,景元帝脸上的肃然化去,隐约多了笑意:“宋胥果然还是宋胥,你若是变了,朕反而要奇怪了。”

“陛下,臣就是个闲散人士,让臣写写诗赚赚钱还行,要让臣治国施政,臣怕祸害了陛下的百姓,所以赶紧把自己赶出长安,免得给陛下找来麻烦。”宋胥吊儿郎当地说着,话里全是贫。

景元帝不仅不怒,反而还哈哈大笑起来:“这么说,你都是为了朕好了?”

“陛下可以这么理解。”宋胥眨眨眼睛。

“宋卿还是少说话的好。”景元帝挥挥手示意宋胥坐下。

从宋胥到宋卿,任谁都看得出来景元帝此刻心情极好。

而他现在的好心情都是宋胥带来的,那些人看宋胥的眼神一下子变了。

宋胥反而不以为意,丢姜羲一个得意的眼神。

“对了,宋卿说进京是为了不懂事的外甥。”景元帝突然想起,“宋卿的外甥,莫不是那个姜九郎?”

姜羲微怔。

她是真没想到,连景元帝都知道了她的名字。

眼看着景元帝的目光已经落在宋胥身旁的自己身上,姜羲起身应了是。

“看上去倒是一表人才。”景元帝点头赞许了一句后,又让姜羲坐下了。

于景元帝而言只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但对很多人而言,却是值得在意的风向标。

先是宁相,再是景元帝。

这大云数一数二的权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