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科举终究服务于朝政,尤其金榜前二十名,往往不是单纯谁答得好谁就能拿到更好的名次。

想三年前,才名动京城的侍郎公子余泊晖,多惊才绝艳的人物,明明是状元之才,就因圣上有心重用寒门子弟,愣是将他划拉到第四名。

一名之差,就是一二甲的区别,好看不好听。这要是落在自己儿子头上,曹氏可不得糟心死了!

二老爷心里也十分激动。圣上已经年过七十,身体越发不中用了,十年前太子被废贬至陇西,至今都没有再立储君。

寿王是一干皇子中呼声最高的,朝堂上往往能一呼百应,拥趸众多,其野心手段与势力都为宁王端王等难以匹敌。

这几年他明里暗里向寿王几次示好,也都得到了回应,相信寿王也愿意招揽自己。

可正由于寿王势力的庞大,他反而泯然众人,显不出重要来。只有做出更多成绩,才能得到更多看重,这次科举便是一个机会。

二郎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况且他背后是谢家徐家曹家,寿王必会通过二郎来笼络他们三家。除了儿子,他还得在自己身上添加更多的筹码。

“你上回说,寿王世子夸韫儿诗做得好,可是真的?”二老爷猝不及防问道。

曹氏愣了一下,随即面上露出傲色。

“那还有假?五姓女都在,寿王世子谁也没提,单单夸了咱们韫儿写的咏梅诗,说她‘笔底生花’、‘才藻艳逸’,情志高洁超然物外。他这一说,华懿公主的彩头直接就给了韫儿!”

曹氏说完,心咚咚跳了起来:“老爷的意思是,世子殿下喜欢咱们韫儿?有意跟咱们结亲?”

“大概吧。”

曹氏大喜。

寿王世子是什么人哪!那可是当今圣上最出色的皇孙,不但雄才大略武艺高强,还生得丰神俊洒,在京城那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万千闺秀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

跟韫儿站在一起,那真是郎才女貌,郎貌女才,好不般配!

二老爷摸了摸唇下的胡子。

他可没有曹氏那么天真,皇家的贵人,尤其像寿王父子这样对储君之位势在必得的皇子龙孙,哪个天天想着情情爱爱?都是权衡利弊后你情我愿的交易罢了。

寿王世子会夸出口,当然不是因为喜欢女儿,更不是单纯觉得诗好,而是拉拢,是暗示,暗示寿王府与他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

极好的态势。

有他在,他的儿女必会被看重;而有了儿子女儿的加持,他的筹码就会越重,这是相互的。

待将来寿王大事一成,凭着这份从龙之功和姻亲关系,他谢允安必能平步青云,位极人臣。

曹氏已经欢喜地合掌而笑:“若寿王真有那么一天,那……那韫儿岂不成了太子妃?再进一步就是……”皇后娘娘啊。他们二房出了一位皇后娘娘!

“慎言!”

二老爷低声斥道,曹氏忙捂嘴,拿帕子扇了扇,努力转移话题:“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