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缺乏军队,而现在何进与何苗俱死,何不招降其军,只需吾等众臣明日一起奏明皇上,就能将两军十余万人马尽数取到手中。”

袁术在一旁看见众大臣都表示对袁绍赞同,大怒。他才是袁家的嫡系子孙,他袁绍只不过是侍女所生,现在却是处处压在他的头上。要想个办法压过他一筹,终于愚者千虑,偶有一得,马上向袁魁谏道:“董卓进京时日较短,尚不知道何进、何苗已死,若是明日我等奏明皇上,董卓定然得知此事,他如何会同意焉?不如现在就前去招降其军,如此万无一失也。”

旁边的大臣大惊:“不可,不可,若是如此,被董卓得知,定参我等叛乱之罪,到时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也。”(其实这一计是当时最好的,若是被他成功了,我还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并州的丁原马上就要到了)

袁绍在一旁有点想笑的样子,他对大汉律例甚是熟知,当然不肯能在众大臣面前献出这种“丑计”。“明日我等只需秘密的向皇上提出便可。无需此等麻烦。”袁绍还是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眼神连袁术所在的地方枴都没有枴到。

众位大臣更是对袁绍另眼相看。袁术气愤填膺,暗暗思索,这样的日子还不如回南阳当个太守来的逍遥呢。此注意一打定,脑中就只剩下了这个想法。果然明日公堂之上

何进与何苗所部由于主将已死,都想找个好的靠山,不想今日看见了凉州鉄骑的宏伟,本想派兵去前去投靠,不想董卓早已派人来“慰问”。当下再无其他想法,立马投靠董卓。各军各派数个代表与我相谈。我选其中有才能的数人为将,杨奉等。还有一些将领实力不济的,当我军主将的部将,同时我也答应赐予府邸钱财。众将皆喜,连夜派军进驻我军军营。就这样,我军的军营又扩大了一倍。我自是大喜过望。

第二日,我身披轻服,腰带佩剑率领百余士兵进入大殿之内,战刀闪烁,声势惊人。我背后一将更是骇人,背挎双戟,身披重甲,相貌丑陋,乃典韦是也。

百官面带惧色,皇帝恐惧的不敢出声。我大声向皇上道:“末将董卓,救皇上于危难之中,至今尚无赏赐,何也?”

少帝刘辩见众臣没有一个站起来说话的,支支吾吾的说:“不知不知董董将军想要何赏赐也?”

我大笑道:“末将无需太多赏赐,只需得丞相之职便可。”

两边的众大臣大惊:丞相可是总领全国内政事务的官,现在董卓已经手握10万铁骑,若是在给他这样的官职,那后果

总有个大臣是不怕死的,向我大喝:“董卓,你乃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居丞相之位也!”

我淡淡的回道:“本将不想知道你是谁,本将也不想知道,但是你的命运是显而易见的,来人”

袁魁喊道:“慢,董将军,此人乃是卢植是也,看在往日卢植为大汉奔劳的份上,就饶恕他一次吧。”

我一听大惊:此人居然是卢植?可不能拿他怎么样,此人在大汉的十三州内名望甚高,若是一个不慎,后果将我转念一想,不对,我是谁?我是无恶不作的董卓,我怕他干什么。

我大喝:“来人,将此人关押起来,没有本将的命令,任何无关的人都不可接近!”

众大臣中有数个前来阻挡,但是都被典韦单手揪住衣领,甩出好远,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两边的士兵战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卢植大步挺胸的向殿外走去,连看都没看我一眼。我残忍的笑了起来,听的众大臣和刘辩都毛骨悚然。

我慢悠悠的说道:“不知皇上以为本将做的如何?”

刘辩一听,很是难办,一边是爱护他的大臣,一边是拿着刀架在他脖子上的叛臣,不过现在只得委屈求全的说道:“董将军董将军做的好,做的好。”

我笑道:“皇上果然英明,如此本将得丞相之位诸位大臣与皇上应该没什么意见吧?”

“没没有。”众位大臣都有些心虚的回道。刘辩见此也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我大摇大摆的拿着丞相印率领着百余士兵走出了大殿。只留下身后还满脸汗水的众大臣和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