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书院中的朱熹同样频频点头称赞不已, 文气盛则有先声夺人之效, 就是......

“这早自习不知是何物,晨读么?”

朱熹咂摸了一下,后人办学颇见体系,似乎能汲取不少智慧的吧......!

【而且这段把政哥写得太厉害了。贾谊:看我欲抑先扬!后人:忘记主题。】

楚棠一边说一边放了张自制的简陋表情包,左边一个汉朝打扮的人手持毛笔在竹简上写作,侧边一个圈上写着:先扬后抑,论秦之过。左边则是一群小人举着白纸一样的东西,上面清一色写着:陛下好帅!陛下好帅!

直白的画面看得水镜下一众人等忍俊不禁,纷纷捂嘴笑了起来。

秦朝。

蒙毅觉得自己的心忽上忽下的,这下又被吊得老高,他戳了戳自家兄长,不客气地哈哈大笑:“这算不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蒙恬:......

感觉有些奇怪但又无话可说。

另一边的扶苏听完楚棠的话若有所思:“楚姑娘那个时代对父皇的看法,似乎又有些不同。”

众人点头,心里却是在想大公子说得还是太保守了。岂止是有些不同,他们分明是对陛下极为喜欢,没看陛下的陵寝前天天游人如织吗!

他们也顾不得楚棠前面的“戏弄之罪”了,小辈嘛,爱玩,可以理解。

汉朝。

直面暴击的贾谊只觉心碎成了一块一块,为文之法、谋篇布局、匠心独运等一切巧思竟然全成了后人误会的根源!他运思良久欲要论秦之过批驳始皇,结果亲手推出了一群秦始皇的拥趸?!

“后人何故如此曲解于我!”

他咬牙,扭过头决定眼不见为净。

未央宫。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神情颇有些古怪:“贾谊论秦之过,还论出了反作用???”

唐朝。

杜牧有些咂摸过味来:“我的《阿房宫赋》可无半分夸揄之辞,楚姑娘这般婉转,难不成是为了先安抚一番那始皇帝?”

樊川居士一阵无言,后人总不能读着读着把《阿房宫赋》的主题也给忘了吧?!

【所以都到政哥坟头了,怎么能不来两句呢?】

坟头......

嬴政额角一跳,强迫自己忘掉这两个字。

算了,朕不跟小辈一般见识。

【而且小杜喷得太狠了,我们有礼貌,不能先上来就骂。】

杜牧:......

好吧,绕一大圈果然是为了这。

北宋。

苏辙看着笑得一脸自得的兄长只觉得心累,谁能想到兄长胡乱玩笑一通竟然猜对了???

明朝。

朱元璋阴阳怪气:“这可真礼貌,不止是秦始皇,连李斯都要拉进来夸一遍。千古一帝还禁不住这点骂吗?”

你嘴汉武帝的时候可没见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