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那里口口声声的要让自己的士兵受到实战的训练腥,此时看着战场上的形势骤变,他的表情倒也是显得镇静。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话,就可以看到江峰的手正在紧紧的握住缰绳,全神关注的看着战场,两翼的方队已经开始朝着中间运动,马队也都是开始前移,对方如果这一波的冲击起到作用,那么明军的大兵就压过来了,自己这里还是提早的作出应对为妙。

就好像是海边的潮水冲击海岸,方才还仅仅是的拍打着沙滩的潮水此时已经是冲击到了更里面。

华州火铳在面前造成的空地有九十步的距离,亡命冲过来的明军步卒们,这次真正做到了前仆后继,和方才冲击华州军右翼的骑兵还有前队的步卒一样,一排一排的士卒都是倒了下去。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华州军的两翼火铳的密度比在战场上的方队要密集许多,冲击前阵的明军步卒的又不那么坚决。

现在的步卒后面有自己的马队驱赶督战,前面看着同伴一排排的死掉,已经是完全的麻木了,只知道举着兵器呐喊着冲向前面,华州军的火铙手不停的轮换射击,在第五轮左右的时候,终于是稍微的慢了慢。

就是这个机会,明军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方队的长矛手都已经是完全的放平,呐喊着朝前攒刺,前面的明军被长矛穿透,甚至来不及抽回长矛的时候。后面地人已经是扑了上来。或者说是被更后面地人给拥挤了上来。

冲到火铳手的跟前,就变成肉搏了,冲锋在前面的明军步卒好似看见了希望。脚步更加地快了,猛听见对面的华州军队整齐划一的吆喝和命令,看到火铳手把火铳竖了起来,从腰间掏出了短的长矛矛尖。

这矛尖看起来就是长矛的样式,不过下面有个短短的木棍大概是一尺多长,火铳手都是把这个矛尖插在了火铳地枪口里面。现在火铳手的变成了手持短矛的战士,平端枪刺,呐喊着就冲了出来。

短矛在这种近距离的战斗之中,比起长矛来要灵活许多,长矛在后面作为支援,短矛在前面冲锋,彼此搭配的极为的合适,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火铳手都是如此的做。现在明军冲锋地步卒面对的就是一个钢铁利刃组成的森林,要想靠近,肯定是先被刺成窟窿。明军步卒决死的冲击暂时被挡住了。

这就是刺刀地原型,实际上在欧洲西班牙方阵出现之后。火器和冷兵器的组合颇为风行,但是近战地时候总是吃亏。火铳手除了把自己的火铙当作沉重的木棍来挥舞之外,没有什么别的防身手段。

后来军械工匠和军官现,在战场上到了近战和肉搏的时候,火铳手往往是捡起地面上被砍掉的长矛尖头,塞在自己的枪管里面作为短兵器作战。

华州在几次的肉搏战,特别是在漳州城的战斗中,都是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有士兵自觉的这样去战斗,这个结果报上来之后,被三十三卫的军械所重视,在华州军出战的时候,步卒都是列装这种能塞进火铳的枪膛,并且足够结实的矛尖。

虽然是前排的士兵换上了短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