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对于修筑工事也是一窍不通,但对于制造各种构件却十分在行,他看完了**夫的工事备注笔记后,随即询问关于‘反坦克三角障碍物’的具体要求。

“好的,我这就给你画个草图。” **夫点了点头,马上拿过笔记本,在空白页上用铅笔画出了一个四方锥形钢筋混凝土制防御工事的模型,并标出了详细的尺寸、材料及制造方法。

“这样的一米半高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最少要在金属制品厂及食品厂附近的地带,部署二十个左右。” **夫一边指着图样,一边简单地说明:“可以先在工厂里用模具进行浇注制造出来,再用起重机用卡车运到指定地点埋设,露出地面的部分为一米。”

“钢筋材料好办,金属厂里还有不少存货,但水泥就不可能搞到这么多,能否用其它材料代替。”巴米扬能在车间主任的位置上做了十多年,敬业的精神还是有的,他马上提出了材料方面的问题。

“如果实在找不到足够的水泥,那么用一些碎石、石灰、沙的混合物代替一定比例的水泥也行。”**夫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沉声地说到:“水泥的比例最少要占材料的三分之一,不然抵挡不住坦克的冲撞。”**夫使用过德制的坦克进行战斗,知道普通民宅的墙壁能被坦克轻易撞烂。这些反坦克三角障碍物,**夫是打算部署在一些要冲位置上,就算偷工减料地制造,最起码也要抵挡得住坦克撞几次,延缓敌人五至十分钟。

“只用三分一的水泥料,应该能凑合弄二十出来,我这就去找工人先把模具造出来,找齐材料后就施工浇注。”无产阶级的工人就是干劲十足,别看巴米扬老头一把年纪了,但办事的劲头不比年轻人差,拿着**夫画的草图就急匆匆地走了。

整个夜晚,**夫就呆在铁皮屋内,往火炉里添加木柴取暖,独自一人思考如何具体组建工人营营部、反坦克步兵连、普通步兵连及工兵连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开展军事训练的计划,好于明天拿给巴米扬和叶留申科讨论执行。

边思考边写备忘录,直到半夜十二点过后,才在火炉旁的一张吊床上休息睡觉。

第二天一早,向导就用雪橇来接**夫前往防空洞,经过一夜的整理,叶留申科熬夜把西姆基的人员名单资料,编成了一本厚厚的册子。花名册在手,以后无论是进行生产生活管理还是进行军事管理,都会方便很多。

“现在留在西姆基的人数是1136人,估计未来三天还会有三百人搬迁到来。”因为纳粹空军多次轰炸莫斯科,为了疏散市区里密集的人口,向市郊转移一部分市民也是无奈的举措。叶留申科把花名册交给**夫过目时略作补充地说到:“到时候我会根据情况而添加相关资料。”

“工人的数量是837人,妇女占了大多数,其中男性工人一般都是四十岁以上,男工人的数量是230人,其余的都是老人及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夫接过花名册后没有细看其中的内容,而是翻看摘要的数据记录。

“根据全民皆兵的民兵武装组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