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周敬和齐毓踏上了遥远的回京之路。

**

京城,勤政殿。

顺宁帝批奏折批的头昏脑涨,起身放空放空,下意识走到书架旁,拿起一本岭南的监查报,看了两眼就发出一声叹息。

大总管刘盛上前奉茶,关切问:“陛下可是累了?”

顺宁帝摇了摇头,把三个月前最新一期的监查报放回书架,内心幽幽的感叹:已经三个月没更新了。。。

喝了口茶,顺宁帝问刘盛:“老六和他媳妇儿到哪儿了?”

近来顺宁帝总会在有意无意间问及岭南王夫妇回京之事,因此刘盛早有准备,回道:

“回陛下,两日前收到驿站飞书,说是快到直隶省了。”

顺宁帝闻言点头:“那是快到了。”

“是,陛下。”刘盛察言观色道:“一年未见,也不知王爷有没有再长高些,老奴记得王爷离京前似乎就有献王殿下那么高了。”

顺宁帝回想老六的身形样貌,印象中那孩子瘦的很,每回召见他总是弓腰塌背,畏畏缩缩,没什么气质,五官模样倒是长得还行,像他已故生母玉美人,那可是个温婉绝色的大美人,可惜红颜命薄。

“有那么高了吗?”顺宁帝顺着刘盛的话问。

就这一句,刘盛便听出陛下是愿意继续说这个话题的,于是回道:

“有了,兴许马上都要有陛下高了。”

刘盛哪里是记得岭南王的样子,不过料想顺宁帝可能要问,特地跟去了岭南的刘三宝打听过。

“哈哈哈哈……”

顺宁帝一点不介意儿子长得比他高,闻言大笑了起来,正说话,外殿传话太监入内回禀:

“陛下,荣安公与户部尚书潘大人已至殿外。”

顺宁帝想起自己先前召见过二人,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后,荣安公及户部尚书入殿觐见,行礼过后,顺宁帝问起豫州饥荒之事。

刚从豫州出差回来的潘尚书赶忙奏禀:

“托陛下洪福,各地援助米粮已全数押送至豫州,饥荒大潮总算得以平息。”

“好。”顺宁帝长舒一口气。

想起这次豫州饥荒,他就不免想到岭南王夫妇。

泉州不比那些平原广袤之地,往年连粮税都交不齐的地方,不过一年的时间,竟能跟鱼米之乡的粮食产量齐平,这等功绩值得再三嘉奖,也是向满城勋贵表明,岭南王也是他的儿子,并非坊间传闻的弃子。

“对了,岭南王府都备好了吧?”顺宁帝问。

一年前,他下旨让老六迎娶丞相千金,成亲第二日便要远赴岭南,故而来不及开设岭南王府,老六后来借了献王府成亲。

如今他把人召回京城,总不能还让他们借府而居,因此早早让户部拨款,寻一座现成宅院,按王府规格好生修葺后挂上岭南王府的牌匾。

荣安公回道:“陛下放心,王府已经备好,就等王爷王妃回京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