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更多海外军队,编制定额人员战略,全部是鸿胪寺卿的事情。这我的名刺,你有什么想法,就写信给杨继盛问问吧。”

俞大猷说道:“大人,您不管了?”

周梦臣说道:“你也知道,总督六省。权倾东南这样的职位本来就不应该有。而今诸事平定。今后一段时间,我是要在南京的。其他事情该分出去,分出去,该归朝廷归朝廷的。你也要习惯这样的事情。”

俞大猷说道:“谨遵大人之命,请你您放心,长江水师我一定会派人精兵强将的。”

周梦臣说道:“不用,操江总兵在官职上与你差不多。只是长江水师的事情,更多清剿水匪河匪,运输,平叛。没有什么大战事。你可以选一些经验丰富,却没有什么升官可能的老将,让他们临退下之前,也有一个升迁的地方。”

在大明,最重要的水师其实是长江水师,长江水师总兵官长期由勋臣担任。比如诚意伯一脉,在清军南下的时间,就是掌管长江水师的。结果一触即溃。

在周梦臣的心中,长江水师有自己的作用。刚刚说道清剿水贼。维护交通,乃至平叛的任务。但本质上成为二线水师。

让一些在海外升迁的将领,来养老或者镀金。同时也作为一支预备队。

一旦大明水师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就能短短一年到两年之间,重新组建出这样新水师。以大明而今的造船业,完成这个任务不难。但是熟悉水师的将领就有些难了。

在周梦臣当时组建水师的时候,真正能称为海上将才的,其实也就俞大猷,与尹凤。

而今大部分海上将领,其实都是俞大猷一手一脚带出来的。

但是将来,大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如何组建第二支水师,而长江水师的军官就够用了。

周梦臣知道,让大明水师全军覆没的事情,可以到永远不会发生。周梦臣做出这个布置,可能永远不会有用。但是周梦臣而今是国家重臣,很多时候也要为大明将来面对的种种可能做准备。

宁愿将来没有用,也不要未来真有这样的局面,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俞大猷却没有想到这里,只是觉得周梦臣是为他着想,说道:“多谢大人。”

这也不怪俞大猷。

原因很简单,是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周梦臣之所以遇见大明水师全军覆没的场景,那是设想在大明与整个西方进行全球争霸的时候,战场在南洋,印-度洋,乃至于东非一带。而俞大猷可没有想过这些。

毕竟周梦臣想将大明往这个方向推,而俞大猷根本没有想过。他觉得而今的大明水师,是仅次于郑和时代,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不可能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远洋作战,很多细节是难以把控的。周梦臣自然希望大明胜利。但是大国最大底气,就是不管失败多少次,依然能败得起。

周梦臣说道:“有一件私事,还请俞将军答应。”

俞大猷说道:“大人请讲。”

周梦臣吩咐一声,将周大同从后院带回来,说道:“这是犬子,仰慕将军武艺,希望能拜在将军门下。”

俞大猷大吃一惊,说道:“大人,我一个粗人。岂不耽搁了贵公子。而且武艺小道尔,贵公子又何必学啊?”

俞大猷认识太清楚了。他虽然武艺是天下第一,但太明白,武艺一道,即便练到他这个地步,也不过是百人敌,利用地形,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与身上的甲胄。一个人打一百个人,已经是极限。

再多是不可能了。

戚继光也是很厉害的,但历史上,在他带来卫所军与鞑子第一次交锋的,他身先士卒,冲入鞑子之中,连杀数日,好生威风。但是一回头,自己部下全部跑光了。任戚继光英雄盖世,也只能转头就跑,他一身武艺,只能保证他跑快点,不让鞑子包围而已。

更不要说。火器的大量使用。武功再高,一枪撂倒,一枪撂不倒?那就大家一起,排枪准备。任你天下第一,不过一死而已。

俞大猷如果单单是武艺天下第一,他根本没有现在的位置。真正让他有现在这个位置,是他的兵法。而不是武艺。

周梦臣说道:“奈何孩子喜欢。俞将军就收下吧。”

周梦臣之所以让大同拜俞大猷为师,其实也不仅仅是为了周大同,不客气地说,俞大猷虽然号称天下第一,但这个天下第一是号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