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道:“卑职明白了!”

陈庆又笑着安慰他们,“放心吧!我派人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时机到来,我们就会立刻出兵!”

这时,谢长治拖着瘸腿过来笑道:“都统,我居然发现一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陈庆饶有兴致问道。

“都统请跟我来!”

陈庆带着几名将领跟随谢长治进了船舱,谢长治指着边角上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杆道:“就是它!”

“这是.....桅杆?”陈庆愣了一下。

“开始我也以为是桅杆,后来细看才发现不对,这叫砸棒,隋唐时代的水战利器。”

陈庆回头看了一眼三名统领,李凤惊讶道:“这是从一艘老船上搬过来的,我们一直以为是桅杆,但感觉它有点软,不堪大用,就把它丢在这里,在我记忆中,至少有五六年了。”

谢长治笑道:“这可比桅杆贵重多了,这和千步炮的抛竿是一个东西,但比它粗得多,制作这么一根要耗费几千贯钱,十几年时间,光浸泡油就要十次,每次泡半年以上,然后晒干,再浸泡油,实在坚韧到了极致,不信都统砍它几刀,保证没有痕迹。”

陈庆上前细看片刻,确实和甘泉堡那根超级投石机的抛竿一样,应该是韧性极好,底部有个圆洞,应该装轴用的。

“它怎么用?”

“安装在船舷边,前端装有锤头。待敌船靠近时猛地抽下去,这一锤可将千石大船直接砸一个大洞。”

“它就是一把佩刀?”

“对!近身防御的利器。”

陈庆点点头,“想办法把它装在帅船上,作为帅船的随身佩刀!”

“都统放心,这个不难,卑职去仓库找个锤头,晚上就能装好。”

..........

安装了武器后,宋军随即在长江内进行战术演练,十五天内演习了七场,各军之间配合得越来越熟练,和杨幺开战的时机也渐渐成熟了。

这天清晨,陈庆接到了一份从常德府发来的鹰信,打开信,上面只有一句话,“首犬已昨晚已返回老巢!”

陈庆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出发!”

............

半个时辰后,二十艘大战船和一百多艘小船从长江湖口驶入了洞庭湖内。

君山距离湖口不远,杨幺接到了禀报,他大吃一惊,陈庆怎么选在这个关头进攻?

是巧合还是有预谋?

杨幺无从知晓,但他没有选择了,便当即率领一百多艘战船出来迎战。

既然对方非要来送死,自己就成全他!

杨幺军队的战船不大,三十几艘车船都是千石战船,然后便是两百石和五百石左右的船只,一共有三千余贼军。

杨幺承认在陆地上不是宋军的对手,但水中他有强烈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的屡战屡胜,他已经三次大败宋军,宋军伤亡惨重。

他的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