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就是,他是个商人,消息很灵通……不说吕公公,那位燕郡王也不简单……

沈夫人看到自己丈夫的表情,突然觉得自己丈夫有点高深莫测。

就在这时,沈兰芝抓住自己夫人的手,咧嘴一笑:“夫人,明日我与你一道去买书吧!我力气不小,可以帮你拎书。”

沈夫人:“……”她想多了,她相公跟之前,瞧着没什么两样。

第二天是十一月二十日。

大齐的大朝会五日一次,当今圣上因为身体不好,一般只有初一十五才上朝,但有时候也会在大朝会上露面。

这日,他就在朝堂上露面了。

强撑着上朝的皇帝满脸疲惫,像是随时要倒下去。

对他来说,说话都是很费劲的事情,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诸位,我看了茕独散人的《逃荒录》,今日,我们不如就来谈谈,六年前玉溪府的水灾。”

晋王脸色大变,带了点仇恨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皇帝没有看他,而是看向下面的朝臣。

“皇上,臣有本奏!”立刻就有人出来参晋王。

当然也有晋王一系的人,或是帮晋王说话,或是参别人搅浑水。

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皇帝靠在龙椅上,看了下面的人许久,最终雷厉风行地给出早就想好的解决办法。

晋王又一次被禁足,皇帝还借此发作了几个跟六年前的事情有关,赈灾不力的人。

这几人,都是晋王党的。

与此同时,皇帝还安排了钦差,去调查六年前的事情。

处理完这件事,皇帝就退了朝,回到自己的寝宫休息。

他的头隐隐作痛,整个人非常没精神。

这几天,他让人将《逃荒录》全都读了一遍,听完之后,就难以入睡。

吕庆喜担心地看着皇帝:“皇上别生气,事情都过去了……”

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

吕庆喜知道皇帝身体不好,有一部分原因是惦记的事情太多。

以前,皇帝就是坚持要自己批奏折,才会差点没了命!

这几年批奏折的事情由他代劳,皇帝的身体就好了很多,但每次有点什么让他忧心的时候,他的身体又会变差。

吕庆喜转而说起别的,转移皇帝的注意力:“皇上,老奴手底下有个酒楼叫青云楼,那青云楼的饭菜可是一绝……”

皇帝听着吕庆喜的诉说,来了兴致:“哪天我一定要去尝尝。”

“等皇上您好了些,老奴就带您去。”吕庆喜道。

同一时间,沈兰芝带着沈夫人,进入京城一家书店。

一些书店只卖新书,但也有些书店会收一些旧书拿来出售。

沈夫人逛的,就是那些出售旧书的书店,她会先去看店主珍藏的旧书,从中选出自己想要的购入,然后再去翻看那些普通旧书。

从这些普普通通的旧书里,有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