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答疑,在这里我要做一个说明,对于家长们发来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可能非常充分,所以我的回答仅供家长参考,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有前面课程的认真学习,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做出自己的判断。

【有关夫妻之间矛盾或亲子矛盾造成的问题】

1、我们家是单亲家庭,孩子是男孩儿。我是孩子的妈妈,离婚后孩子跟着我过。他的父亲的学历和成就都比我高。但是可能儿子通过他父亲平时见面时对他的态度,以及他父亲和我联系时、处理相关问题时对我的态度,他一直觉得和他父亲之间感情很淡。加之在没有离婚的阶段,父亲对他的一些不当的管教(例如关小黑屋等),也给他留下了比较深的记忆。所以对父亲没有亲近感,觉得他父亲的成就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觉得现在和我单独过日子比和父亲一起过更好。

在平时琐碎的生活细节里,我还是能发现他其实在「学习」和沿袭着他父亲的某些生活习惯,我知道孩子的内心其实是想接近离开的那一方的。

李老师,请问是顺其自然,还是应该适当引导?

答:从问题的内容描述来看,妈妈和孩子对爸爸都是不认同的,但是妈妈觉得孩子在某些生活习惯上有沿袭父亲的倾向,而且妈妈觉得孩子对父亲其实还是有依恋的感觉的。从妈妈的描述,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家庭问题的处理,很难一刀切,而是需要在大方向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微妙的平衡」,所谓微妙的平衡就是尽力去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可以有耐心为孩子的内心需要做很多的努力,而且妈妈要做好在孩子一侧以及父亲一侧都受挫的心理准备。而且这个努力可以做多次。什么是大方向的原则呢?这就包括:如果爸爸已经不能起到对孩子好的引领作用,爸爸也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积极地影响孩子,那妈妈就要比较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孩子,但是妈妈对自己的反思和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妈妈要在自己这方面做思维方式和行为,包括生活方式的大量的提升,以把孩子内在具有的好的潜力能够逐步发挥出来。只要妈妈能够在离开爸爸之后,尽力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改变,就会有力量更好地影响孩子。

2、老师您好,想向您请教,孩子对妈妈失去了信心,该如何弥补?之前,妈妈不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学习压力,看到、听到孩子对学习的各种拖延、抱怨就和孩子喊叫、歇斯底里,孩子可能恐惧、委屈,现在拒绝上学,也完全不给妈妈一个改正的机会。妈妈已经给孩子各种道歉、解释,请求原谅,都没有用。请求老师的指点。

答:这个问题也比较普遍,但我不知道孩子的年龄,也不知道孩子的实际情况,所以下列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我不清楚妈妈的道歉和解释是否建立在真正理解孩子和认识自己错误的基础上,还是只是表面的认知,或者说,妈妈原来有的很多与孩子的不良互动模式依然存在,如果是表面的改变,孩子当然不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