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艘货轮同时升起国旗。南京,数十万市民自祭奠在“大屠杀” 中遇难的同胞。此类情况,举不胜举。

全国各地的民众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心声:祝祖国强大、民族兴盛。

短短数个小时,在中国人心底埋藏了数十年的血性如同火山喷般的爆出来,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积极行动的还有旅居海外的华人。

欧洲华人社团举行募捐,短短四个小时就筹得50亿欧元捐款。在现场采访的记者拍下了一名穿着远征军军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入缅做战、旅居英国近70年的老兵专程从伯明翰赶到伦敦,将毕生积蓄的25万英交给英国华人社团代表时的感人场景。这位老兵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如果能够年轻五十岁,我还将拿起武器,与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美国华人社团不但举行募捐,还连夜组织示威游行。次日天亮,近20万留学生、华侨、华裔与旅美华人自前往白宫与国会大:L行静坐示威。net记者采访一位年纪不到20岁的华裔青年时,这位脸上涂着共和国国旗,手上举着示威标语的年轻人义正词严的对着镜头说道,“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在海外抬起头来做人。能够用恐吓、威胁让中国屈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日本华人组织“互助互勉华人权益维护会”一面号召在日华人团结一致、共度难关,一面聘请律师以法律手段维护华人权益。接受记者采访时,“互助互勉社”干事说道,“旅日华人的利益

民族的利益,华人必须自强不息、齐心协力,才能战tT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公平的待遇。”

此类情况,举不胜举。

此时,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团结、强大、互爱、真诚的中华民族。

转播相关报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有线新闻网的一位节目主持人说道,“拿破伦口中的东方雄狮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第一声咆哮就让世界为之颤抖!”

主流媒体大肆报道中国民众与各国华人的自行动时,网络代表的新兴媒体更加关注实际战况。

到当天傍晚,几乎所有门户网站、新闻网站都转载刊登了一则出处不明的军事评论。

这份军事评论中全面阐述了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力量,以推导的方式描绘了战争第一阶段的交战情况,然后以推测的方式分别分析了中国与日本接下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并对双方可能采取的战术做了全面评判对对比。

因为写得太专业,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则评论不是出自军事专家之手,就是中国或者日本、甚至美国以匿名方式布的“消息”。

评论中,最引人瞩目的不是战术分析,而是对交战双方战争目的的推断。

中国的战争目的不仅仅是收复钓鱼岛,日本的战争目的也不仅仅是保住钓鱼岛。

军事冲突只是双方矛盾的正面表现,是双方矛盾激化的直接结果。中国的真正目的是瓦解以“美日联盟”为基础、由美国主导、在冷战时期形成、冷战后以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