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的回国路线,安排相关的行动人员。最后得设计适当的拦截手段,不能惹火烧身。”

“还有我们的安全问题。”

潘云生压了压手,说道:“这些都是行动上地细节问题,肯定有解决办法。关键是,谁去接头?”

李存勋与刘晓宾同时一愣,随即苦笑了起来。

赵润东迟疑了一下,朝两位军情局的“新秀”看了过去。

“他俩不行。”潘云生叹了口气,说道,“小李与小刘是cIa通缉地‘要犯’,抓到他俩比获得任何关键技术的意义都要重大。”

“其他人员呢?”

“外勤特工肯定不行,级别太低。高级间谍也不行,与cIa接头就会暴露身份。”潘云生沉思一阵,说道,“如此重要地事情,只有我出面。”

赵润东暗暗一惊,说道:“你出面,风险太大了。”

“风险是对等的,既然由我出面,肯定要求与cIa局长进行交易。”潘云生淡淡一笑,说道,“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不用把问题考虑得太严重。正式交易之前,还得与cIa秘密接触,确定所有细节问题。没有几个月,根本搞不定。如果风险实在太大,出了我们地控制范围,交易随时可以终止。”

赵润东沉思一阵,说道:“不能表现得太积极。”

“这是当然,对等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既不能强迫,又不能乞求。”

讨论到此结束,具体的工作由军情局全权负责。

此时,弗雷德里克回到华盛顿,立即召见了莱斯利与特雷杜伊。

“情况比日本公布的消息糟糕得多。”特雷杜伊先做了情报

“x11的射程在三千五百千米以上,如果将弹头质量安装第三级动机,射程将突破五千千米,成为洲际弹道导弹。”

按照国际标准,射程过5000千米的导弹为洲际导弹。

弗雷德里克皱起眉头,等特雷杜伊继续说下去。

“x11采用的是固体燃料动机,小型化工作做得非常好,运载能力在一千千克以内,可以大致断定日本在弹头小型化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虽然试射的x11只有一枚弹头,但是我们不能据此断定日本没有掌握分导技术。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试射的目标都比较低,主要检验关键技术是否过关。以日本的航天技术,在短期内掌握最基本的集束式分导技术的难度并不大。”

“还有别的分导技术?”

特雷杜伊点了点头,说道:“弹道导弹地分导技术主要有两种,集束式分导技术与多目标分导技术。前相对简单,主要用来弥补弹头威力不足、精度不高产生的缺陷,实战意义不是很大。后复杂得多,需要在导航、制导、变轨、弹体分离等方面有足够地技术积累。以日本的技术基础,三到五年内很难掌握多目标分导技术。”

弗雷德里克点了点头,朝莱斯利看了过去。

“x11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莱斯利先提出观点,“以日本的科技实力,研制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