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没有多大作为。但是这种局面最有效的维持了共和国的稳定局面,特别是在没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的情况下,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成为了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顾卫民扶持的帅永康严重缺乏政治资本,就算当上了常务副总理,也不大可能在刀口年之前成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就不可能与颜靖宇竞争元职位,所以颜靖宇需要提防的不是顾卫民,而是在一旁虎视眈晓的叶致胜。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在虫年顺利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颜靖宇就没有理由在冶年挑战顾卫民,为早就被认为是野心家的叶致胜做嫁衣裳。

三是中东战争造成的影响,注定在力口年之后的数年间,共和国将以稳定内部局势为主,不会在对外行动上有多大作为。而像颜靖宇这种拥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肯定会设法避开这段时期。如同洛布林夫人在刀力年放弃了竞选美国总统的机会一样,在明知道不会有多大作为的情况下,颜靖宇为什么要挑战顾卫民呢?更重要的是,颜靖宇是王元庆亲手培养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是一个在性格与处事风格上都与王元庆非常相似的领导人。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在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而不是一个过于强硬的国家元。

别说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让颜靖宇有所顾虑。

当然,这番分析也点明了潜在的问题,即与颜靖宇相比,叶致胜才不会安于现状。

可以说。但分析得非卓到位,而且得出的结论也非常准确。

全体行表大会重圳成直之后,换届选举在力口年7月底开始

按照规矩,先就得选出下一任国家元,然后由国家元提名国务院总理、各部门领导人、国防军总参谋长等中央政府与军事机构的主要领导人,并且由全体代表大会进行审议表决。

也就在这个时候,叶致胜宣布参选共和国再家元。

如此一来,元候选人就达到了人另外2人都是象征性的参与竞选,而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在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代表支持,就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个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多的候选人担任国家元。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所有代表都参与投票。顾卫民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的机会非常大小但是受叶致胜参选影响,很多代表都没有参与第一轮选举的投票工作。结果顾卫民与叶致胜获得的支持票都没有过半数。到了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局势才逐渐明朗。因为顾卫民的支持率比叶致胜高得多,而且不再要求支持率过半,所以之前那些放弃了投票权的代表都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纷纷表示将在第二轮选举中支持顾卫民。

到这个时候,叶致胜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他稍微有点理智的话,就应该主动退出选举,避免与顾卫民敌对。问题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向没有政治主张的阎尚隆竟然站出来支持叶致胜。准确的说,是支持民主选举。虽然在外界看来,阎尚隆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在中央决策中的地个,但是一些知情者都知道,阎尚隆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