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底里记下这事, 待以后再说。

父皇从小就教导他,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事。

萧锦琛把父皇的忠告和教导奉为圭臬,从不肯轻易遗忘,因此,此时便是看出来舒清妩用膳略有些急切,他也没有出言劝阻。

刚才是舒婕妤劝他用膳的,这么一想,兴许是吹了风又饿了,难免要吃得急一些,倒也在情理之中。

萧锦琛垂下眼眸,倒是不觉得自己刚才太过不近人情,反而想:女人就是娇贵。

可不是,吹一会儿,晚一会儿用膳都不成,到底同男人比不了。

在他身边,比不了男人的舒婕妤到底不知皇帝陛下在想什么,她只是认认真真用膳,吃了一小碗羊肉羹汤,又尝了尝板栗烧鸭、冷碟白切鸡、辣椒炒鸡、清炒菜心、水晶烩等菜,用进去一碗碧粳米,然后才让李素沁给她盛一碗特地给她预备的山药乌鸡汤,小口喝着。

御茶膳房从来都能把萧锦琛的胃口打听得清清楚楚,今日这道白切鸡的蘸料特别辣,舒清妩这会儿喝着汤还觉得舌头发麻,许久没吃这么多辣,倒是还不太习惯。

不过若是配上单独给她准备的银耳莲子羹,到是能解一解。

两个人就这么安安静静,各怀心思地用完了午膳。

待膳桌撤下去,宫人们陆续上楼,又送了果盘、点心并热茶。

萧锦琛喜欢喝清茶,不喜欢重料的茶饼,因此今日的解腻茶是碧螺春,在悠然的茶香里,舒清妩突然有些困了。

用完午膳,不知道为何皇帝陛下还不走,也不让她走。

舒清妩小口喝茶,努力让自己别睡着。

就在这时,萧锦琛开了口:“朕记得,你家里如今还在经营书院?”

舒清妩精神一振,立即集中精神,点点头:“回陛下,正是。”

“现如今情况如何?”萧锦琛问。

对于舒清妩家里的事他倒是略微看过一眼,因着记性比较好,一直都能清晰记得。

舒清妩不知道他为何关心起家里的事,想了想道:“十几年前大伯父受罚,家里的书院名声一落千丈,这些年是由三叔打理事物,因着束脩比旁人的便宜,先生们也有真才实学,来读书的学子们倒也不算少,倒是能勉强维持家中生计。”

原本好好的书香门第,因着她大伯那一次被贬,名声声望全都没了。那一段时间书院经营不下去,家中人脉尽断,有一段时间只能以当卖祖产维持生计。

她大伯自此一蹶不振,她父亲又没那个本事,最后书院还是落到她三叔手上,这几年勉励维持着,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她的入宫,是一个契机。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数年,为的就是一飞冲天,从此鱼跃龙门成为贵子,确实有很多人胸怀抱负,想要匡扶正义,也愿望能扶持百姓,可还有更多人,不过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不过为了能吃饱穿暖。

因着他们家的束脩更低,过来读书的许多都是耕读之家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