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法庭放在乡镇上,最便捷的一点就是,法官们可以对接乡镇的干部,查原被告的关系,查被告的身份情况、家庭情况,有必要的组织双方调解,可以请乡镇干部们配合。”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翻出一张图片给大家看。

纸上用黑笔写着:

“茶园法庭:茶园镇、青山乡、河西乡、鲜花乡。”

“太平法庭:太平镇、沙塘乡……”

……

姜海蓝说:“我找这边县里的律师要的,双溪县这边的派出法庭划分。”

因为派出法庭的划分,外地律师不查就不清楚嘛。

“现在律师们要去外地立案,如果被告是乡镇上的,基本上就会先打电话到基层法院立案庭问一下,是到法院立案,还是到哪个派出法庭立案。”

要是不问,就跑去县法院立案。

立案庭工作人员说该案的立案材料要交到派出法庭,律师再开车去位于乡镇上的派出法庭,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谁也不知道派出法庭离县城多远。

——

明朝位面。

“派出法庭?”朱标很是好奇,姜海蓝在法院逛的时候,他看到过那些法庭挂的牌子,“民一庭”、“民二庭、“民二庭”等,这“派出法庭”是何意?

派出……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

姜海蓝很快就解释了他们的法院和派出法庭。

刘基懂了一半。

他道,“法院分为最高……院、高院、中院、基层法院,这是层层管辖?”

可这些法院具体要做什么事,彼此之间怎么个管法,姜海蓝没有讲,他也无从猜测。

傅友德听了很是不解,“你为啥说,这些法院层层管辖?”难道不该由省市区县的“政府”来管吗?

宋濂道,“他们的判决书上写着:如不服本判决,可向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冯胜听了默默点头,“原来如此。”

对区县法院的判决书不服,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这就是说,中院可以改区县法院的判决书?

那同理,上面的最高院和高院……

朱标笑了笑,“我记得当初姜海蓝解释认罪认罚制度,他们的犯人若是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就相当于保证了将来对判决不可以不服,不可以上诉。”

李善长颔首,“正是。若犯人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还要上诉,则检察院会上诉,上诉加刑。”

姜海蓝是这么说的。

按照她话里的意思,原本犯人上诉,“上诉不加刑”。

但检察院抗诉,抗诉可以加刑。

话题有点扯远了,不过总的意思是中院可以“管”区县法院。

朱棣看向他爹,“这个派出法庭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也这么认为,他点了下头表示赞同。

天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