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在经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之后,林星的仕途再起波澜。

正当浙江的发展渐渐沿着林星预想的轨道前进的时候,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打乱了整个浙江的宁静,也扰乱了林星的官场生涯。

事情发生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枯黄的落叶片片泛起,予人一种有大事发生的感觉。

下午之时,从京城来了一位钦差大臣,奉命前来宣读皇帝圣旨。

林星不敢怠慢,连忙率领合署衙僚跪在地上,恭迎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拗口,钦差大臣的腔调又很古怪,林星听得一知半解,大概的意思还是听懂了,隐约是说:太后向氏即将过大寿,皇帝要大肆操办,着各地的州官采办生辰纲,务必在寿辰日之前,将生辰纲送到京师。

在听圣旨的时候,林星心中五味翻腾,思绪复杂,但并未表露出来。待到圣旨宣读完毕,林星连忙让官员招呼钦差大臣到下榻官邸休息,又命人打点一番,然后召集智囊团关门商议。

林星开门见山道:“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阿三摊摊手,道:“还能怎么看?照做呗。圣旨都下来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不但不能考虑,而且还要快,向太后的寿辰可是不远了。”

薛鹏点了点头,同意阿三的看法,只是心情有些复杂道:“话虽如此,可是要去搜刮民脂民膏的话,势必会引起百姓不满。”

郑铁山不是官场中人,却也深谙官场之道,不以为然道:“百姓满不满是他们的事情,为官者最重要是遵循朝廷的旨意,切不能行差踏错。”

林星对于这个想法,倒是不敢苟同,道:“大哥,你只说对了一半。为官者,上无愧于君王,下无愧于黎民,这才是好官的标准。”

郑铁山笑着道:“能两全其美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只能择其一而舍其二了。”

薛鹏跟了林星之后,也学到了“科学发展观”的几分内涵,此时抓住问题的核心,道:“大人,我们还是不要争论做官的准则了。还是商量一下如何搜集生辰纲吧!”

阿三也觉得这才是当务之急,道:“不错!公子,据我所知,对于皇室过生日搜集生辰纲之事,在本朝并不罕见,可以说百姓也是习以为常,并不会想当然就有什么不满或者反抗。只要我们处理妥当,不要激起民愤,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薛鹏则直接提到关键的因素,了然道:“处理不是关键,关键是数量。搜刮得少,民众是不会有意见的,搜刮得多了,才有可能激起民愤。”

林星自然而然地问道:“那此次向太后寿辰,打算搜集多少生辰纲?”

薛鹏估算了一下,沉吟道:“此次各州都在采办,光是我们浙江,就需要五万贯,全国汇总的话,我想应该在四十万贯之数。”

林星愕然一惊,失声道:“这么多?”

他并非没有听过“生辰纲”一词,在《水浒传》中就有一段“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当时大名府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