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来个,只是一直没弄清楚它的用途。我们几个老家伙,最近还在使劲儿猜呢。”

他指间捏着的仿品,是一片玲珑小巧的祥云状玉片,玉质极薄,玉片最中心被打了一个婴儿拇指大小的圆形孔洞,其上雕纹小巧精致,仿佛某种装饰。

看见那熟悉的事物,云归无声停住脚步,心中涌起一分怀念之情。

她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真没想到,在这个窗明几净、纸墨如山的地方,还能看见过去生活中的旧物一回。

听见自家爷爷说话,正埋头收拾柜子的男孩抬头瞄了一眼。

“什么东西啊,这么神秘。”

老教授微微点头:“它的来历确实难猜,我和你高爷爷他们,都猜了十多年啦!”

男孩不信邪地站起来:“让我试试,没准我就猜中了呢。”

老教授哈哈一笑,也不介意孩子的狂言:“好,那小烁你来,看能不能给我们这两个老家伙一点启发。”

打量过后,男生想也不想地笑了。

“这么漂亮,玉做的,还雕花呢,肯定是个小饰品呗。”

老教授缓缓摇头:“一开始我们也以为是饰品,但后来陆续出土的二十余枚打孔片,形状材质各异,有玉质、有玛瑙、有玳瑁、有竹片……”

而且按照出土时墓主生平所载的时间排序,自恒朝的升平五年,到恒朝的升平二十八年,二十三年间,玉片外表从最初没有装饰的长方形,演变成雕刻的祥云状。

很显然,在这薄薄的玉片上,完整体现了当时的某种社会风俗的演变史。

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有找到对应的密码,过其门而不入罢了。

男孩要来那枚仿品玉片,先是拿在手里看了看,又把玉片中心掏空的圆洞放在眼前比划了一下。

“哎,爷爷,这没准是某种文具呢?像是尺子圆规什么的。我有一把格尺,上面就打了这种圆形的洞啊。”

老教授听到以后,慈爱地弯起了眼睛。

“嗯,不错,这个猜得有点靠谱了。”

就连床上的病人,也露出了一个虚弱的笑容。

高教授躺在床上,时时喘着粗气,说起话来有点艰难。

但一提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他仍然一丝不苟,如数家珍。

“最先出土的那片莲花玉,就是放在书箱里的,我们起初也以为是当时的某种文具,但在民俗记录、时人笔记里却不见类似的记录。后来,更是在女子妆奁里也找到了类似物品……”

所以至今为止,还没人能说明白,这东西究竟是一种文具,还是某种装饰?

男孩挠了挠后脑勺:“确实有点难搞……诶,爷爷,我要是猜中了这个,有没有奖励啊?”

老教授大笑起来,用手指点了点男孩:“哎呦,现在的孩子,老高你看看他!”

高教授一边咳嗽一边笑着:“有,当然有。这也算我们研究所悬而不决十多年的小谜题,你要是能猜中它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