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朱高煦再粗心大意,也能闻到危险的气息。

他不能留在大同,大同虽然也有许多自己的心腹,可是单凭一个大同,是不可能抵抗钦差的,所以朱高煦决心来北平,回到这个旧地,因为在这里,囤积了诸多的粮草,在这里,足以割据一方,他已经无路可走,眼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北平与父皇分庭抗礼了。

这一路来,他病的越来越重,心里有不安,有焦躁,甚至有羞愧,有愤怒,各种情绪,走马灯似地涌上他的心头,最后,他感觉到了无以伦比的疲惫。

睁开眼睛,一边的小婢还在蹑手蹑脚的为他擦拭额头上的冒出来的虚汗,朱高煦虎目一张,那眼眸中,似乎有了几分神采:“去,叫纪纲。”

小婢颌首点头,屈身叫停了马车,下了车去。

后队的纪纲骑着马,一深一浅的到了马车前,骑马与马车并行,纪纲显得有几分疲惫,不过精神还算不错,只是那雪絮像刀子一样打在他的脸上,使他感觉到生痛,他舔了舔嘴,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马车里,朱高煦的声音显得有那么几分有气无力:“纪纲,你在外面?你来了,来了就好,本王……本王再问你一遍,前些日子,你到北平,那北平都指挥使,到底是怎么说的?他就这样对本王死心塌地……”

声音之中,带着几分不放心。

选择来北平,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整个北平,是边镇的核心,周边是大同、蓟县、山海关一代,周遭又是平原,进可攻、退可守,粮秣充足,当年的父皇就是在这里,登高一呼,立即得到了各镇的响应,这才有了靖难的资本。

而现在,自己似乎要重蹈父皇的覆辙,现在自己要谋划的事,不到北平,而只偏安于大同一隅之地,断然不能成功。

纪纲道:“殿下请放心,卑下去北平的时候,刘碧拍着胸脯保证,太子构陷殿下之心,天下皆知,陛下被太子和奸臣迷惑,咱们这些老兄弟,哪个不是心里有愤然不已,北平这边,悉数听命殿下调遣,当年若无殿下,就没有他刘碧的今日,现在殿下遭难,刘碧岂会坐视不理。北平数万军马,愿从殿下节制。”

“这……”朱高煦终于放心了一些,连脸色都红润了许多,道:“若如此,本王就放心了。”

纪纲道:“殿下,北平马上就要到了,卑下已发现了北平左近的斥候,与命人和他们打了话,料来用不了多久,刘碧就要来迎接殿下,殿下且好生歇一歇,莫要伤了身子,没了殿下这主心骨,卑下人等,那可真要手足无措了。”

朱高煦在车里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本王要养好身子,北平就要到了么?好,好极了,只要北平这边,肯死心塌地,各镇的将军,都是本王的老兄弟,本王在北平号令各镇,他们……就不会再观望了,数十万精锐之师………或许……足以让父皇回心转意,不得不废黜了太子……本王要让父皇看看,那些老兄弟都是什么心思,让父皇知道,谁才最得人心……”

说着说着,朱高煦已是昏昏入睡,这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