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细问:“那挺好的呀,她没嫌弃咱们家的条件吗?”

繁星一脸认清现实的表情:“因为二舅妈家里比外婆家还穷,她家甚至都不属于棵面镇,在更远的山村里。”

顾细感慨:“那媒婆还挺厉害的。”

“是呀,据说当年也是这个媒婆把我爸妈凑在一起的。”繁星依稀听过一耳朵。

她爸当年被派到棵面镇工作,属于条件比较好的,媒婆把这个镇子里长得最好的姑娘介绍给他。

她妈长得好,眉目清秀,唇红齿白,他挑中了她妈。

其实,她妈兄弟姐妹四个长得都不错,特别是小舅,因为年轻有朝气,颇有种后世爱豆的感觉,只不过,身高不太够,只有一米七三。

咳咳,扯远了,他们是在说二舅他们的婚姻。

沈青松一路看过来,真实的感慨就是,真的穷。

改革的春风还没吹到这片镇子上。

“那你二舅妈嫁过来了,之后呢?”顾细接着问。

这有助于她和沈青松更了解弟妹的性格以及这个家的发展。

“后来就在我们所在的镇子上建好了新房,三层楼高,一半都是借钱盖的。盖了之后,就结婚了。他们生了一个儿子。”

“表弟出生后,三姨也嫁人了。”

顾细问:“嫁去了哪儿?”

“也是在我们镇子上,因为他们觉得嫁到镇子上比较好,所以就找了镇子上的媒婆。”

“媒婆一开始介绍了一个叔叔,家里在我们镇子和棵面镇中间的地方。”

“后来没隔多久,又介绍了一个,在镇子上的,也就是后来的姨夫。”

见繁星欲言又止,顾细问:“中间是有什么故事吗?”

“我觉得,”繁星小声道,“第一个叔叔对三姨比较好,笑起来温温柔柔的,说话也温柔,和小姨很互补。”

“姨夫吧,也不是不好,就是经常和三姨互呛,三姨……三姨后来生了三个儿子。”

顾细暗暗心惊,追问:“那你觉得三姨喜欢哪个?”

“我觉得三姨挺喜欢第一个叔叔的,但姨夫在镇子上有房子,她应该是考虑到这一点,离娘家近,而且考虑到以后小孩儿上学的问题。”

“唉,”繁星微微皱眉,“我也不是三姨,我也不知道她的想法,只是根据我所看到的进行推断。”

“外婆怎么说呢?”沈青松问。

“外婆对舅舅三姨他们的选择不怎么干涉,就看他们喜欢。”在这一点上,繁星觉得外婆已经做得很好了,从来不会在儿女的婚事上拿乔。

顾细也知道,姻缘婚事这些很难说的,不是当事人都无法做出选择。

“那后来那个叔叔有没有在镇子上建房子?”其实就算一开始没有,也可以结婚后建房子的,只是更需要经济基础罢了。

繁星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听外婆说,她在镇子上碰到过叔叔载着一个小男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