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哀家可以肯定, 我大清江山不会超过五年了。”

慈禧的判断还是非常正确的。历史上清朝是在1911年灭亡, 而距离1908年也只是四年而已。

“太后为何这么说?现在天下一片太平,一副太平盛世啊!”李莲英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是的,可是有些蠢猪却会自己自断生路啊!有了那帮蠢猪,大清江山想不亡国都难。这是天下的大势,是天要亡大清啊!哀家看到了,这个是大势,非人力能够扭转。很多人都认为哀家能够统治大清将近半个世纪,是靠着那点后宫权谋。可是那帮人不知道。能够长久的掌权的,哪个会是只有阴谋手段的?没有点大势能够操持好政务吗?”慈禧自顾自的说。

李莲英不知道慈禧是想要干什么,只好沉默,听着慈禧自己在说话。而李莲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慈禧可能接下来的话会十分的惊人,惊人到李莲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大清是没得救了,现在就连皇族自己都不可靠了。尤其是载沣。”

李莲英惊讶的问:“醇亲王?醇亲王的儿子不是太后您……”李莲英没有说完,可是那个意思非常明显。

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宣统皇帝溥仪。后来成为了日本的满洲国的儿皇帝。李莲英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溥仪是载沣的儿子。将来溥仪继承了皇位,那载沣就是摄政王太上皇了。在这种情况下,载沣应该是最可靠的,怎么反而到了慈禧嘴里是不可靠的呢?

“载沣太聪明了!他也看到了天下的大势,所以他变得不可靠了。如果大清是在太平盛世,载沣足以成为一代明君。可是这个大清已经是风雨飘摇的乱世,载沣即使有通天的才能也无法扭转。这个载沣眼光很好,他知道大清不可保了。如果革命党一起事,他绝对是第一个投降的。”慈禧哼道。

其实慈禧说的不错,醇亲王载沣可是满清皇族里面的一朵奇葩。醇亲王载沣是满清的末代摄政王,也就是事实上的满清最后一个掌权者。可是这个载沣眼光却非常不错,辛亥革命一起来,他马上躲得比谁都快。辛亥革命的时候,载沣辞去了摄政王的位置,算是撂挑子了。到了最后,载沣甚至反过来劝说满清皇族退位,改元共和。载沣甚至和孙文的关系都不错,彼此后来还成了朋友。

载沣的眼光不光是如此,很多满清遗老遗少都希望光复满清的江山社稷,纷纷组建了宗社党。可是这个载沣却从来不参与那些复辟的活动,就连后来张勋复辟他都不参与。他知道清朝已经是大势已去了,只有老老实实做一个富家翁才是安稳之道。后来日本人扶持他儿子溥仪到东北当了儿皇帝,溥仪希望他能够跟着过去。可是载沣却大骂自己儿子是汉奸,并且坚信日本人注定会失败的。结果真的如他预料的那样,日本人最终失败了,他也因为没有参与复辟而没有被民国和后来的新中国追究责任。

载沣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都被当做了贵宾。虽然他的身份是其中之一,可是这里面也是要有很强的大局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