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结果小皇帝他做到了。

百姓们都搬走了,官员们若是不配合,那就等着削官抄家,不少官员在搬走时还在嘀咕,小皇帝年纪不大,招数一套套的。

谁能想到他居然会搞发棉袄这招,如此也是百姓最吃的一套。

这时候就有人好奇了,国库空虚是哪来的银子呢?盛京加上周遭城镇,在一起也得有十余万人了。

十余万件棉袄可是不小的开支!

随后众人知道了,这些棉袄都是江南来的,看棉袄下边标签写了个谢字,这是江南谢家捐给朝廷的棉袄!

这棉袄真好啊,又厚实又暖和,等到冬天过去,拆成两件薄袄子,到时候开春就能两件换着穿。

谢家衣至此在盛京百姓心中有了印象。

这些布料和棉花是苏若刚到江南的时候叮嘱南峥备着的,当时她就想到了地龙翻身这事,但那时候只是单纯想着不要让百姓们死伤惨重。

谢家的成衣铺子,便是贸易区第一个进户的商家。

这些日子最忙的便是官差和官兵,所有人除了固定留守巡逻的,其余全部都出城来进行遮风棚建造,最后比预定时间更早完成了。

忙完每个人都很累,大家以为就这样了,谁知今早突然收到消息说皇上体恤,每人都会多发一个月的月银。

这下不光是百姓乐呵,官差官兵们都笑开了花,这真是意外之喜,银钱不是主要的,关键这是皇上下令,皇上居然能够惦记他们!

这是莫大的荣耀。

都是小人物,得到了天子的关心,那种激荡的心情不是银钱能够带来的。

对此,百官们又开始犯嘀咕,棉衣是谢家捐赠,那这银子又是哪里来的?不光是多发月银,这几日百姓的吃食朝廷也是提供的。

大家吃的饭不是稀粥,而是白面馒头,每人还能得一个鸡蛋。

许多穷苦人家虽然养鸡,但却很少吃鸡蛋,因为鸡蛋可以卖钱,百姓们哪里想到居然还能有这待遇。

然后大家知道了,这些粮食来自鱼米之乡江南,是江南世家捐助的。

以往江南那个富庶的地界在百姓心中极为遥远,现在突然有种联系在一起的感觉,只是一个馒头和鸡蛋,就对江南世家的感官好了起来。

多了份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

避让所分两大区,分为平场地和上场地,平场地是盛京百姓居住的地方,各个片区有负责的官员歇在此处,小皇帝将文武百官安排在各个区域,若是哪个区域出问题,便直接追责负责那处的官员。

上场地则是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居住之地。

苏若和小皇帝就居住在此,这里不是遮风棚,而是搭建的一个个营帐。

待在营帐外,看着繁星满天的夜色,苏若思绪放空,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什么都不想,只是发呆的状态了。

不知过了多久,花言走了过来,她对苏若道:“娘娘,夜晚寒凉,该进去休息了。”

披着大袄的苏若躺在帐外的摇椅上,鼻尖微微发红了。

“谢公公让奴婢跟您说声,摄政王回来了。”

苏若轻嗯,这是她预料到的,地龙翻身,不管淳于璟信不信,他都会回来。

——因为她在。

苏若弯了弯眉眼,心里虽然肯定对方会回来,但当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的愉悦却是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