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与修改以满足海军提出的要求。

经过了一个月地试飞与选定之后。哈飞提交地方案最终获胜。不过为了能够迅的制造这种轰炸机成飞西飞也将参加后面的生产工作而沈飞则负责向哈飞提供动机并且制造由哈飞总装地轰炸机的主机翼。

后来这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重型轰炸机的编号为h-12外号“炸弹搬运者”。机长23.5米高6.o2米。翼展32.87米。安装四台风13乙星型动机单台功率14oo马力最大起飞重量265oo公斤飞行高度7ooo米时的最大度为225节最大升限12ooo米最大载弹量85oo公斤。载弹6ooo公斤以75oo米高度飞行时的最大航程达到了48oo公里载弹3ooo公斤时的最大航程为58oo公里。另外该机上还安装了12挺机关枪。

可以说这是整个二战初期最优秀的一种战略轰炸机了远比大英帝国的战略轰炸机好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B1他性能与其极为相似。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该机实际上是在哈飞之前设计的一种验证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出来的。如果帝国早几年意识到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的话也许这场战争就不会爆至少不会是由日本来引的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唐帝国6航手里有个上千架这样地战略轰炸机日本人在动战争之前肯定得考虑一下本土的安全。而实际上这正是后来日本人所后悔的地方。

在进入试飞验证阶段的时候谈仁皓就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罗云冲直接负责。也正是如此后来罗云冲才成为了帝国海军战略轰炸机司令。这个影响还更深远也正是这种战略轰炸机的出现帝国海航与6航就谁控制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虽然在战争期间薛希岳相还能压住双方但是战争结束之后这又成为了海6两军最大的分歧因为当时双方都认识到战略轰炸机部队是帝国手里打击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部队。结果在海6两军的争夺下帝国空军也是帝国的第三个军种诞生了。而任帝国空军司令就是帝国空军大将(当时因为6海两军的限制空军司令是大将军衔而不是元帅。后来6海两军也受到了牵连其司令军衔也被降为了大将)罗云冲。

当然谈仁皓没有考虑得这么长远。当时他最高兴的还是自己舰队的事情。

随着大量的战舰到达第一特混舰队在休整了两个多月后再次恢复了战斗力。

“玄宗”号航母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躺”了两个多月船厂的一千多名工程师工人连班倒终于修好了这艘几乎快要完蛋了的航母。而在维修中工程师还在航母地弹药库。油库上加装了隔离门并且在这些重要区域安装了不算太厚但比没有好得多的装甲。最大的改进是航母上的电力机舱增加了两个而代价就是牺牲了携带燃料与弹药的数量。

同期“太祖”号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去船厂改造了一下而其主要改造的就是电力机舱的配制。因为条件受限因此“太祖”号地弹药库与油库没有安装隔离门也没有加上装甲。

最大的收获还是提前了一个多月服役的“长江”号航母。大连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