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最后一种,这种人贾宝玉自然不会放过。

她抱平儿回来,再让李灵医治诊断,就是断了对方活命的机会。

若是贾宝玉这边悄无声息,告密者有物证在,贾母等人不管是为了维护贾宝玉也好,还是照顾府里的名声也罢,都可能会相信,然后暗中处置平儿。

但是贾宝玉这边敲锣打鼓的把事情铺开,这个时候那婆子拿一件衣裳去说事,就成了诬蔑主子的刁奴了!

届时不管贾母还是王夫人,也不管她们信不信,都只会选择贾宝玉安排的最有利的处置方式。

他和平儿之间是清白的,只是那婆子心怀不轨,构陷贾宝玉,最轻都是撵到庄子上去。

至于能不能活下来,要看贾宝玉的心情。

既然吃着贾府的饭,还想着要害他,他没有留她的道理。

如此一来,已经盖棺定论平儿是清白的,哪怕就是有怀疑,贾母等人也不会再为难平儿,否则就是心虚,就是不打自招。

这可以确保平儿安全。

至于为什么不把她要过去。

只要他有心,肯定是能做成的,王熙凤不可能死命阻拦。只是那样一来,就坐实了他和平儿的罪名,虽然在这个时代看来也不是多大的事。

妾都可以送的年代,就别说一个连妾都算不上的通房丫鬟了。

原著里贾赦那老色鬼还把玩腻的女人,叫做秋桐的送给贾琏,贾琏还当个宝贝一样在屋里供着,偏偏王熙凤还不敢说什么,呕也呕死了。

罪名不大,但是对平儿的名声有碍。让黛玉和宝钗,特别是黛玉知道,似乎也不是很好的事。

所以,暂时先这样,等时机合适,再收她过来。

平儿自然不明白贾宝玉心中有这么多成算,她只是隐约明白贾宝玉的用意。

她平时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万事通透。如今遇上这样的事,她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一切听贾宝玉的话。

相信贾宝玉不是那言而无信的人。

一会之后丫鬟们把水烧好了,平儿被丫鬟们扶进去之后,就把好心要服侍她洗澡的丫鬟赶出来。

丫鬟见她还有力气,自然也不会非要献殷勤。

帮她洗又没有什么好处,何必非要争着做呢,要是宝二爷还差不多.....

......

李纨在荣国府忙了近两个时辰才回大观园。

回到稻香村,听见稻香村热闹的很,各小姑子们还有她们屋里的大丫鬟都来了。

追问之下才知道,居然是平儿也病了。

她起先还不在意,回正屋准备换一身衣裳再去瞧平儿,正巧就听丫鬟说起,平儿是操劳过度,晌午又被雨淋了,就病倒在曲径通幽那儿,正好被路过的贾宝玉看见,给送了回来。

素云一听,立马就道:“是吗?难怪我和大奶奶在曲径通幽那儿看见一件湿衣裳,我还觉得眼熟,只是想不起具体是谁的。在府里问了几遍也没人丢衣裳,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