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出荣国公府便可, 至于贾母, 若是她还惦记贾宝玉,完全可以一起搬出荣国公府。

沈鼎为何要借此收回两座国公府?因为贾珍这种人实在太令他恶心了,正好借着这次的机会一起收拾,省的以后还要在勋贵圈里撞见他。

金陵是旧都,贾母回了旧都,只要不整天想着扶持贾家人,她的体己银子,足以让她余生富足。

确定沈鼎真的没有自责,林璋便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没有再去正院,就在东院待到下午上课。

黛玉回去上课,沈鼎依然在东院陪着林璋。

等到林如海回府,沈鼎才同下了学的黛玉姐弟一起去正院用饭。

饭后,沈鼎便起身告辞。

劝解师娘的事,也只有林如海做得到,他没这个本事,也不会去画蛇添足。

次日晚间,沈鼎就接到了黛玉的‘电话’,从她这里知道贾敏已经被老师劝好的结果。

林如海夫妇相伴二三十年,感情之深,其实已经超越了贾母,有林如海在,劝好贾敏也只是时间问题。

到了月底,黛玉姐弟就一起随着老师搬到了山海别院读书。

沈鼎便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山海别院,陪黛玉一起看竹熊幼崽。

九月底,黛玉姐弟休沐三日,一起回了林家。

就在他们回家的当晚,正在打坐修炼的沈鼎接到了黛玉的电话。

听了黛玉带来的消息,沈鼎眉头皱起。

“荣国公夫人收了她那个贴身婢女鸳鸯做义女?还要在金陵给她义女选婿?”沈鼎都气笑了。

黛玉叹了口气,“这个月我和阿寿都在山海别院读书,消息是六七日前传到京城的,哥哥一直在外头,没听说这个消息吗?”

她打这个电话过来,就是想问问沈鼎,哪知沈鼎根本就不知道。

沈鼎道,“贾老夫人带着人回金陵之后,我就叫人不要再盯着贾家,消息也不用告诉我。”

因此,贾老夫人认义女,要给义女择婿的消息,沈鼎当然是不知道的。

“怪不得呢,”黛玉叹道,“这个消息刚传到京城的时候,阿娘就知道了。”

“老师没封口?”沈鼎疑惑的道。

黛玉愣了愣,好笑的问道,“如何封口?是将我娘关在家里,还是将外头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都灭口?”

闻言,沈鼎拍了拍额头,反应过来。

这消息既然传到京城,知道的当然不可能只有林家人,还有其他关注贾家的人。

只要贾敏外出赴宴,就会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这个消息,因此这个消息根本就封不住。

“师娘她……还好吗?”沈鼎已经有月余没去过林府了,他不是怕贾敏怪他,贾敏品性高洁,她不会因为贾史氏回了金陵就怪沈鼎,但正因为贾敏不会怪他,沈鼎才有些难以面对贾敏。

黛玉道,“表面上看,阿娘倒是很平静,府里人议论这件事,她也没有训斥过任何人,不然我和阿寿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