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 越觉穷了下去。”出家。“一二年”, 一年馀、跨两年头之谓。

第五年:

娇杏在门首见雨村到任,雨村时升为“本府知府”。

第二回:封肃云:“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一二年”,义同上。雨村娶娇杏。

第六年:

娇杏“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乃扶正。雨村“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革职;因而游览天下,“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

林如海巡盐“到任方一月有馀”。“年已四十。……生了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第三回黛玉云:“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正合。

雨村入馆为西宾,“这女学生年又极小”,十分省力。

按以上六年,乃全书引子,本不得作实事看,而所叙年月岁数尚大致可寻如此。

第七年: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贾敏亡。

雨村“每当风日晴和”,郭外闲游,因遇冷子兴。

冷云:“……今年才十六岁,名唤贾蓉。”

又云:“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今已娶了二年。”

又云:“就取名叫作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曰七八岁,正合。

第三回:雨村遇冷之“次日”,面谋之林如海,欲进京谋复原职。

“择了出月初二日”,与黛玉同路入都。“有日,到了都中。”“不上两个月”,应天府缺出,雨时赴任。黛玉初入荣府。众人见她“年貌虽小”;在家时如海亦嘱咐:“且汝多病,年又极小。”盖此时黛玉年仅六岁。(己卯本、“梦稿”本于此独多“十三岁”之文,他笔妄加,谬甚)

见凤姐穿“银鼠褂”,是冬天,贾母说“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抬房屋”,可证。

黛玉带来“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名唤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

第四回:见李纨,她“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

门子对雨村说:“**年来,就忘了我了?”

又说:“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按英莲开场为三岁,到今年应为九岁;云“十一二岁转卖”,又云“十二三岁光景”,约度之词,不觉稍大。又按自雨村离葫芦庙至此跨七年,云“**年来”;自英莲失踪至此跨五年,云“隔了七八年”,皆多出二三年。揆其原故,盖雪芹又皆从第一回开场时计起也。参看第九年下。

冯渊,“长到十**岁上”。

薛姨妈,“今年方四于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薛蟠,“今年方十有五岁。”

按云“小两岁”?口语不定之辞,非指“小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