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他对妙玉歉意道:“此词为一贵人丧亲所作,太过悲忧,就不告诉你了。”

妙玉闻言,白纱后的俏脸登时冷了下来,眼中满是失望之色。

贾琮却没有心软,倒是慧静师太缓声道:“读诗词亦是一种修行,清臣公子的诗词中,更暗和天道佛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连老尼诵读之都颇有所得。妙玉好诗词,并以此为修行,出家人四大皆空,悲又何忧,喜又何欢?”

贾琮道:“师太言之有理,只是小子到底俗人,不忍妙玉中秋佳节落泪,待明日,再由小子浅人送来吧。”

慧静师太淡淡一笑,点头道:“如此也好。”

妙玉也舒缓了脸色,又看了贾琮一眼后,搀扶着慧静师太,一起赶往荣国府贾家……

……

马车一直驶至二门前,贾琮先一步下马,安排人放置脚蹬后,让嬷嬷搀扶慧静师太下车。

他虽不信佛道,但对于这等虔诚者,到底心生敬意。

李纨、尤氏代贾母、王夫人迎了出来,二人一素一艳的妆扮,对比鲜明。

李纨还罢,尤氏看到贾琮后,面上却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羞红。

当然她和贾琏的好事,都被贾琮听了去……

不过贾琮却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般,让人引着慧静师太和妙玉前往荣庆堂,他则去了梦坡斋。

与贾政汇合时,贾珍父子已经离去。

宁国府也有一大家子事要做,给宁府一脉的族人分放瓜果月饼等节礼。

好多人家,甚至要指望着宗族出手援助,方能过一个中秋。

不过到了夜晚,他们还是会过来吃团圆宴。

“已经接来了么?”

贾政此时面色并不大好,见到贾琮过来,方缓和了些,问道。

贾琮答道:“已经去了老太太房,只是老太太并不喜侄儿,所以就没入内请安。”

贾政摆手道:“老太太并非不喜你,只是……都是上一辈的事,和你无关。”

贾琮见贾政气色不好,问道:“老爷,可是有事发生?”

贾政闻言,迟疑了下,还是叹息一声,道:“上回在武王府里,你表叔可曾对你说了什么?”

贾琮闻言一怔,想了想,摇头道:“并未说什么,当日淮安侯程胜仗势欺我,还是表叔阻拦相助。”

贾政闻言,面色舒缓了些,想了想,道:“怕正是这个缘故……”

“老爷,发生了什么事?”

贾琮愈发好奇,问道。

贾政叹息一声,道:“方才太太回来说,宝玉舅母转述了宝玉舅舅的话,陛下对他说,想让你重归武勋之列,在文官里厮混终是无用。这倒也罢了,吾家子弟想走文官之路,也不是完全不可,日后在兵部做事就是。

可你表叔让你婶婶也劝老太太,希望你能将贾家的宗亲之爵复归亲贵武爵。还说若是老太太点头,之后送你去九边的事,就由他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