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众多书生士子们原本发出勃然的呼声,不过随着诸女凄婉悲戚的和声,让整个天地间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欢呼声止,人群竟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连贾琮都在近前勒住了马缰,静静看着她们展示才艺。

这不是后世流行音乐的曲调,而是古乐经流传下来“宫商角徵羽” 的唱法。

虽没有那么强的歌唱性,但韵味悠然深邃……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曲罢,不知多少人为之落泪。

一百余花魁唱罢,齐齐看向贾琮。

见贾琮点了点头,百余佳丽无不振奋,为首一满身仙气的白衣女子面蒙白纱,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睛看着贾琮,在贾琮看过来后,微微颔首躬身为礼,而后一双纤长细手在古琴上一挥,曲调骤变,其她诸女赶紧跟上。

听闻此曲调,周围本已安静下来的人群又沸腾起来。

不过在花魁们轻启丹唇开唱时欢呼声又戛然而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竟是贾琮留在楼船上,流传出去的中秋词!

贾琮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一曲中秋词,让他得到了天下第一才子的美誉……

秦楼楚馆中,清臣公子之名,谁人不知?

一曲不似人间韵意的《水调歌头》唱罢,贾琮于马上微微躬身致敬。

见他如此,原本跪坐的一百零八佳丽,竟连忙起身,均是白衣飘飘,屈膝福下还礼:“谢公子!”

贾琮再度点点头,距离三十余步说了一声:“唱的不错。”

说罢不再耽搁,纵马继续向前。

身后却传来众佳丽和声一言:“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贾琮回首一笑,座下马蹄却不停歇,到底远去。

身后上元码头车辕滚滚,战马嘶嘶。

车厢内,宝钗和平儿面面相觑,有担忧,亦有自豪。

而还在楼船上慢了一步的薛蟠,看着码头上那一幕幕,羡慕的口水直流,恨不能取而代之!

老天爷啊,要是能分他一半儿就好了!

不过……

薛蟠想起他妹妹和贾琮的亲密关系,铜铃大眼珠子溜溜的转了起来……

前面贾琮自然不知道后面已经以大舅哥自诩的某人的心思,他纵马行至上元码头出口处,却忽然勒住了马缰,竟翻身下马。

这番动作,自然又引起了无数关注。

却见之前或英姿勃发,或风流不羁的贾琮,此刻居然有些失态的连行数步,在码头出口处一露台边生生跪下叩首。

这等突变,让满朝皆惊。

“不孝弟子,拜见恩师!”

本是码头管事居中调遣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