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当朝太子含有前宋皇族血脉, 仅凭此言, 这位大儒怕就要被抄家问斩。

但如今,他的话却引起了积极广大的回应。

曾经无数视贾清臣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的读书人们,却纷纷拜倒在刘元的太子光环之下。

这便是皇权!

当然,背地里有无数新党官员在推波助澜。

无他,贾琮对军方的规划早已随着那几位草诏翰林传诸四方。

朝野上下既为大乾能有一个如此雄才大略抱负宏远的太子感到高兴,但也为太子如此好武感到担忧。

可谁也不能说什么,太子为了赈济灾民,不仅将价值巨万的方子拿出来拍卖,不与民争利,还想法子,将内库中那数千万两巨资,没有直接发放给那些丘八,而是用作军费驱之战争,收复秦汉故土。

每一样,都超过了百官的期望。

至少,远比当今天子大手一挥,直接犒赏三军好的多。

所以,为了表明太子实际上与文臣更加亲近,士林中便大造起太子从血脉上,便与天下士人更近的风向。

而当初的清臣词,一时间更是洛阳纸贵。

在一片喧嚣声中,贾琮这几天的日子,过的却不似外人想象中那么繁忙,反而逍遥自在。

大明宫北,太液池。

相比于大观园内的沁芳池,太液池怕有百倍规模。

池中甚至还有一座蓬莱山。

周遭只皇家廊庑,就足有四百余间。

垂柳依依,莲池漫漫。

有成群的鸳鸯戏水,也有仙鹤飘飞。

一座雕龙刻凤的游舫甲板上,贾琮衣襟轻薄,躺在一张躺椅上,脸上架着一架内府匠人用墨色水晶打磨出的眼镜,墨镜。

第一次见贾琮戴墨镜,叶清等人差点没笑出猪叫声来。

可等她见贾琮如此舒适的晒着太阳,丝毫不避讳阳光刺眼,便取来尝试一番,回头就命工匠又打磨出了十几幅。

躺椅上方打着遮阳伞,附近各摆放了一座冰鉴。

倒比空调还要舒适几分。

唯一遗憾的是,还没法设计出几身比基尼,让晴雯、香菱她们穿着……

好吧,这个轻佻的想法至少十年内不可能实现。

不然传出去一丝风声,他就立刻成了桀纣之君了……

贾琮静静的躺在那里,墨镜下的双眼始终在出神。

没有人知道,他在以江山为画板,勾勒他心中的世界时,要承担多大的压力。

数十万九边大军被他调离虎穴之后,一路上根本不可能整队出发。

一路稀烂的阵型,势必造成无数的落伍士兵,和逃兵。

这其中,将会引发多少起案件,谁都不清楚。

偷、摸、抢、骗、欺压甚至强女干、杀人……

不是说那些士卒是坏人,只是人数太多了,又被圈在九边十数年苦熬,难免会出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