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部分,跟‘南黎基地’的路线重叠,可惜没有完整的地图进行比较,天阳也不敢肯定,远征的终点到底是哪里。

只好暂时不去想这件事,看看夜星能否在堡垒的资料库里,挖出关键的信息,再做判断。

他又回顾了其它的信息。

要在逆界里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天阳他们这些夜行者小队还好些,夜行者通常在逆界执行一到两个任务,就会返回堡垒,休息一段时间。

他们通常不会在逆界里逗留超过两周。

至于那些在各个基地工作,或者因为其它原因,需要长期逗留逆界的。

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多得多。

其中,水源是一个问题。

各座基地的用水,一部分是从堡垒,从克拉夫门外定期运送的净水;另一部分,则由基地的水净化系统提供。

还有一个问题,是阳光。逆界里是没有阳光的,长期在逆界生活,在没有阳光的环境上,人的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升华者体内的星蕴,这股能量有某些特性接近阳光。因此,升华者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普通人就不行了。

超过两周没有晒到太阳的话,他们就得在基地里照射合成光线,大多数士兵戏称之为‘生理消毒’。

由于大部分逆界基地,能够解决这两个最大的需求,所以人类才能在逆界里不断探索。

探索的半径,则受限于和基地间往返的路程,至多不得超过三周的时间。

然而。

远征军将远离基地,断然无法在三周内进行往返。本来擎天堡是不具备远征的条件和技术手段,现在敢这么做,是因为获得了黄金议庭的资源倾斜。

那其中,就有安装了水净化和水循环系统,有合成光线房的多用途基地车。

这种车辆,就像一座能够移动的小型基地。一辆基地车,能够解决70到100人的生活需求。

黄金议庭向擎天堡赠送了整整十辆,而这次,远征军就拿到了六辆基地车,作为这场史无前例大探索行动的底牌。

另外,黄金议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断点传输的信息设备,可以让远征军与堡垒保持联络,不至于因为太过深入逆界,而失去信息支援。

正是由于有这些支援,堡垒才有底气组织这种规模的深入探索。

现在,远征所用的基地车和各种设备,已经提前运送到灯塔基地。只等人员到齐,便可出发。

正看着信息的天阳,忽有所感,旁边就有人坐了下来。

他控制着自己拧眉的冲动,不动声色地朝旁边看去,入眼是一张男性的面孔,眼角已经绽放鱼尾纹,年龄已然不小,正是破阵人张冬城。

“介意我坐这吗?”张冬城嘴角勾勒一道非常有男性魅力的笑容。

可惜天阳不是小女生,对此无感,并且少年在心里小声抗议:你已经坐下了。

“我知道你。”

张冬城轻轻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