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三年冬十月乙丑遣侍御史俞归至凉州授张重华侍中、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凉州刺史、西平公。经梁州南郑留一日取道武都赴凉州。

**********************************************************************

先曾华制定了一套度量衡完全细化。按照他熟悉的那一套曾华把四尺变为一米(跟现在的一米差不多当时的一尺=o.245米)然后米下面按照十进制是分米、厘米、毫米。再打造一个一立方米的容器可以分为1ooo立方分米一立方分米也是一升可分成1ooo立方毫米一立方厘米也就是一毫升。在一立方分米里灌满“纯净水”所得的重量就是一千克也为一公斤。可均分成百克、十克和克。一千克重物垂直空悬的力为一钧力。这些都是公制是工场才用的号为公制。

曾华还规定一里为五百米一丈为2.5米一尺为o.25米一寸为o.25分米一分为o.25厘米;两斤为一千克一两为五十克;一石为1ooooo毫升一斛为5oooo毫升一斗为5ooo毫升一升为5oo毫升一合为5o毫升以为民用标准号为市制。

最后用金银铜合金打造了两套尺、容器和砝码做为公制和市制标准。

有了这些基础曾华根据记忆中那些利器的模样一一画出图形来让工匠按图打造而且曾华还定下一个规矩新兵器造出来之后一定要请作战经验丰富、“杀人无数”的老兵们试用一下让他们讲讲这兵器的好坏然后再结合各人的意见修改最后定型。本来这兵器就是给他们用的。

以“宋代手刀”为基础打造出来的朴刀(跟后世的朴刀有区别)。刃呈弧线长七十五厘米(终于不用换算了)厚背单刃刀尖前锐后斜短柄护手单手刀可劈可刺配备给刀手等步兵。

再以戚家刀为基础打造出雁翎刀(跟后世的雁翎刀不一样)也叫腰刀。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宽度缩小长八十厘米刀尖不是尖锐的形状而是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锋利无比。短柄护手单手刀配备给弓弩手和盾牌手是梁州军步兵最一般的配置。

废弃了不是很实用的长刀新设计了横刀。刃长一米刀样跟雁翎刀差不多但是不但刃长手柄也长有三十厘米可以双手持刀运起刀来更加凶猛配备给旗手等士官以上的人员。

陌刀还是要的只是根据陌刀手们的要求又稍微改进了一下加上材料工艺跟上来了更加锋利凶猛了配备给每厢的陌刀队。

神臂弩是要造出来的。曾华在现有的弩上做了大改进把弓臂不但改成拓木加牛角的简单复合式(和标准的复合弓制作有区别)而且加厚力量变得更大。再在弩身前面加了一个装置只要士兵把弩往下一指就可以用脚踩上弩身前面的一个套子然后顺势可以双手上弦了。曾华还不满足他把以前从网上看到的十字弩偏心轮装置也用在上面反正有简易的车床复杂的元件弄不出来车个木制偏心滑轮还不算难事。

如此强悍的弩可以射四百五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