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说,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在孙子看来,要征服敌国,可以采取军事手段,以战争解决问题,但这却不是最高明的做法。他指出,即使「百战百胜」也非「善之善者」,只有兵不血刃而达到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最高明的手段。孙子崇尚的是谋略,而不是铁血杀戮,因而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军事理论。

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力拼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

公元前630年,晋国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之后,已在诸侯中赢得了霸主地位。这一年,晋文公因记起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加盟楚国,出兵参战与他为敌的新仇,加之他曾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有受到郑国礼遇的旧恨,于是极为恼怒,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大国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使者,从秦、晋二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极有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郑文公采纳了这一退兵策略,决定派富有外交经验,善于辞令的大臣烛之武前去说服秦国退兵。当时,秦国的军队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当夜,郑国守城的官兵将绳子系在烛之武的腰上,把他送下城,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见秦穆公。

穆公侍卫将他带到秦穆公面前。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二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知道自己即将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的话,我就不用来见穆公您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之利弊。他接着说:「您知道,我们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我们疆土将只能被晋国占领。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它的实力就会比现在更强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您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对贵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况且,晋国的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当年晋惠公在逃亡中曾请求穆公您的帮助,答应在事成之后以黄河以外的五座城作为酬谢。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晋惠公回国后不仅赖掉了这些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对抗。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他们今天灭了郑国,往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难保明天不会向西边的秦国扩张。您如果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交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