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说凡首先到达会战地点而等待敌人到来的,就主动安逸;后来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被动劳顿。

就是抢在敌人前面占领阵地、做好准备、搞好休整、完成作战部署,以逸待劳,这样便能居于有利地位,就能从容作战。对于防御之敌,则要设法使他由安逸变得疲劳,由饱食变成饥饿,由安处变成奔命。

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在军事上,处战者就能先敌做好准备、先敌进行休整、先敌完成战役部署,以逸待劳,从容作战。

秦国名将王翦,在秦国吞并韩、赵、魏的诸多战役中,屡建功勋,深得秦王政的信任。公元前226年,秦王准备吞并楚国,他问李信攻楚需要多少兵马。这位骁勇的青年将军说:「20万足矣。」秦王又问王翦,王翦答道:「非60万不可,20万人攻楚必败!」秦王不由得暗叹:「王翦老矣!」于是秦王命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公元前225年,李信一鼓作气攻下平舆。楚国上下为之震惊,楚王拜项燕为大将,带兵20万,水陆并发,火速迎战李信。李信不是项燕的对手,被项燕伏下的七路兵杀得大败而逃。项燕一连追杀三天三夜,秦兵死伤无数,将尉多人被杀。秦王得报,方后悔未听王翦之言。李信出征之时,王翦就已托病回家养老。秦王政亲自到王翦家,敦请王翦出征。王翦说,「大王要是真用我,非得用60万人不可。」「灭一个楚国,为什么得这么多部队?」秦王疑惑地问。「大王,用兵多少,全在根据实际情况。想那楚国地域辽阔,兵多将广,不用60万难以取胜。」王翦分析说。秦王应允,他把王翦请回朝中,拜为大将,统率倾国之兵60万伐楚。临行之际,王翦自怀中取出一个竹简,呈给秦王。秦王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简上写的是请秦王多多赐他良田美宅。秦王说:「将军得胜回来,寡人怎能亏待于你,不必担心。」王翦统兵出征后,又五次派人回朝请求赏赐良田。部下都笑他过于贪心,王翦说:「哎,我这不过是表示自己胸无大志罢了,试想,秦王把全国军队交我指挥,难得不生疑啊!」部下点头叹服。

王翦一路势如破竹,占领了楚国陈至平舆之间的大片土地。楚王把国中兵马全都调来迎敌。王翦连营40里,项燕每日派人挑战,王翦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老了,竟然如此胆怯。」项燕想。王翦不断地改善士兵的伙食,让他们痛痛快快休息,自己还和士兵们同吃一锅饭,将士们感恩戴德,每每请求出战,王翦只是不允。王翦不准自己的兵士进楚界打柴,但楚人过来,他却命人以酒肉相待,然后放回。王翦的兵闲着无事,竟然玩起跳高、投石的游戏来,王翦暗中派人记下游戏的胜败,以观测他们体力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