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人?”小胡子看看晋普阿旺:“什么人?”

“这个罐子让我想到了伏藏。”晋普阿旺说:“很奇怪的感觉,因为想到伏藏,就会跟着想到掘藏师。”

这个罐子只所以让晋普阿旺想到了这些,可能很大程度来自罐子严密的封泥以及那个鲜红的且奇怪的印记。

关于伏藏,晋普阿旺比较熟悉,因为格桑梅朵的原因,小胡子到藏区之后也开始正式接触这些。

伏藏的出现,完全是为了保存教义和道统,在最早的时候,因为某些有远见的高人提前预见到了灾难祸乱将要发生,所以事先进行准备,以书藏,圣物藏,还有识藏的形式将珍贵重要的典籍藏放起来。

公元八世纪,藏传佛教中鼎鼎大名的莲花生大师就预见到吐蕃的动荡以及对佛教的冲击,他和一些弟子把部分典籍还有文物以伏藏的形式藏匿在广袤的藏区各地。也就是说,伏藏这个词是出于佛教的。

伏藏隐匿的时间长短不一,灾祸可能很快就会过去,也可能会持续很久很久,如果时间太久了,当初的伏藏品就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而掘藏师,就是专门发掘伏藏的人。

书藏,圣物藏,属于实物藏,一般来说,伏藏者会留下一些专门藏放“黄纸”的容器,所谓的“黄纸”,其实就是书写有空行母符码的密文,它用藏文,梵文,或者与象雄文字有很深渊源的乌仗那文书写,掘藏师发掘出这些“黄纸”,然后把上面的密文破解,转化为可读的文字。

至于伏藏中最神秘也最高端的识藏,掘藏师就无能为力了,这需要受藏者的自主觉醒。

“黄纸都需要容器来保存。”晋普阿旺说:“把这些都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个罐子里,是不是有类似的东西?”

存放黄纸的容器都是不同的,藏区历史上著名的掘藏师仁增果顶木曾经在扎桑山发掘过一个巨大的容器,分五个隔断保存着黄纸和文物。而小胡子他们眼前的这个罐子的封印太明显了,让晋普阿旺产生了怀疑。

“我的猜测不一定准确,需要打开罐子才能最终确定。不过如果猜测是真的,那么留下这个罐子的人就太厉害了。”

伏藏以及类似伏藏的东西目的性很明确,是为了道统的传承和不灭,一般来说,留下伏藏的人基本都是在遭遇到危险前兆的时候才会匆忙遗留伏藏,比如说察那多,就是临死前所留的意识种子。

除非是和藏传佛教中莲花生大师一样的人物,才会在灾祸发生之前预见到未来的事情,继而做出决定。而古老宗教迁徙到敕仑湖的时候,正是他们渐渐在象雄站稳脚根,开始真正兴盛的时期,那个留下的罐子的人,竟然预见到了几百年后的事?

“罐子应该是没问题的,打开看看吧。”

几年前已经有村民来回的搬动过罐子,所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小胡子小心的一点点开启罐子上的封泥,封泥下面蒙着一层像皮子一样的东西,把这层东西慢慢撕掉,就露出了罐子里面的东西。

罐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