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种事冲昏头脑的人。

幸亏在出版之前,艾院长还请楚孑写了一篇后记。

在后记里,楚孑又把殡葬专业详详细细的写了一遍,也劝了大家不要因为头脑发热就选择这个专业,毕竟这个专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做科研的困境都是明明白白摆着的。

这应该也劝退了一部分只是图好玩就来报名的高学生,再加上艾院长后来在现场简直就是狂劝大家“殡葬专业也没什么好的” 、“要学的内容可多了” 、“是啊,是真的要摸尸体的”……总之才把想来学殡葬学的学生人数控制在了一个正常的范围。

想来在这样的宣传之下,依旧打算学习殡葬学的,应该是真的喜欢吧。

无疑,这本书现在成了风光无两的畅销书,不过这本书的受众其实并不算太下沉,还是在一二线的知识分子群体里卖的居多。

也不单是其中所提到的关于死亡的部分感人至深,从各个死亡折射出来的社会上的问题,比如刻板印象、校园暴力、自闭症、家族压力、同性恋等等话题,也被广泛的讨论着。

“我的亲戚也是因为校园霸凌而去世的,他的葬礼我们都去了……”

“我的老师就是在做华国同性恋群体研究的,他帮助了很多受到歧视的同性恋者……”

“同志们,快去网上投票支持《动物保护法》的草案啊!”

这本书的能量其实远比“让人哭一哭”大得多。

网上随时可见更多的人分享自己与书中所提到的社会问题。

而我们的社会早就度过了那种可以轻易从下而上改变的阶段,正如徐X中X约先生在书中所提到的,目前这些社会问题很需要由上而下的改变。

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关注并研究这些各式各样的问题了,而《他们远行后》的出现只是让这些学者都“浮出了水面”,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不过,他们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经费的问题。

研究社会问题不像是发明研究科技,不会有大公司的注资投入。

而众所周知,高校的研究经费如果有十个亿,那么其中九点五亿都会是给理工科的。

能到人文社科,尤其是社会学的头上,那就更可怜了。

……

楚孑这些天也参与了一些直播连线、采访等等活动,算是为新书造势。

但自从这本书靠“自己飞翔”之后,他就没再花更多的心思了。

毕竟,这是已经做完的工作,是非优劣都靠大家评判就好了。

他正一门心思地打算再多看点考古学的资料,忽然收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联络过他的人的消息。

楚城:[来我这,我们见见?]

楚孑心道正好,他还想着这位叔叔呢。

这位叔叔接手了他前世父亲的楚氏集团,第一次押宝压在了星熠公司,被楚孑搅黄了,第二次的宝则是压在了楚孑身上。

他希望楚孑能搞黄王林森的城东殡仪馆,而楚孑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