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楚孑的脑海之中,让他忽然想起了些什么。

彼时的秦始皇正当壮年,壮志已酬,如同一只刚刚获胜的猛兽。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难道是修仙吗?

楚孑忽然对这条“登仙之路” 有了一点不同的看法。

很快,何队长和老高结束了工作,三人再在周围探索了片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现,便上潜,回到了快艇之上。

一次水下考古的探索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许多队员也陆续回到了艇上,小艇很快就带着队员们回到了岸上,大家换好衣服之后,交流起各自的收获。

除了确定有一条通向碣石的甬道之外,距离礁石比较近的组员还称在海中三块礁石的底部,有一个石头堆砌而成的地基。

众人猜测,这很有可能这是一个观景台。

这让楚孑心中的更加确信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楚孑想了片刻,对何队长说道:“我们能不能去黑山头和止锚湾遗址前面也进行两次水下考古?”

何队长愣了一下:“为什么?”

楚孑说:“我怀疑那两片遗址对着的地方也有海底甬道。”

“是吗?”何队长不确信道,“怎么怀疑出来的?”

楚孑看了自家屠教授一眼,笑道:“因为考古学需要有些想象力。”

……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何队长又带着大家进行了两次水下考古的勘探工作。

结果正如楚孑所说,在石碑地遗址东侧的黑山头遗址前海域的底部,也发现了一条甬道。

而在石碑地西侧的止锚湾遗址前海域,也发现了甬道。

这两条甬道上的鹅卵石更多一些,显然是之前没被村民发现过。

“神了,”何队长看着潜水技术更加精湛的楚孑,忍不住赞叹,“你小子真是神了,这都猜得出来。”

而更神的,是在这两条甬道的尽头,还发现了两块沉没在水底的碣石。

东侧黑山头遗址甬道尽头的叫作龙门石,西侧止锚湾的则被称为了红石崖(ai2)。

这样以来,整个海湾的布局就很清晰明了了。

三个遗址对着三块碣石,正好就是一宫双阙的样子。

不可不谓是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极佳融合。

而三处碣石都有观景台的发现让考古学家纷纷推翻了之前说这是为了登仙而修建甬道的说法。

毕竟就算始皇帝再求仙心切,也不太可能认为彼此间距离不过几百米的三组礁石会是三座仙山。

那会是什么呢?

而楚孑一早准备出了平面图,简单的连上了几条线。

从平面来看,这就是秦始皇的行宫俯瞰着大海,似乎在和大海相拥,而三个宫殿前甬道的尽头是礁石,链接起来构成一道“防线”,与海洋融为一体。

“这造型……”秦铎横看竖看,都觉得似乎有点眼熟,“像是汉代建筑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