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 比如玻璃樽、玻璃摆件和玻璃碗之类的, 在甲板的强光之下拍摄的特别不清楚,楚孑在甲板上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张黑色的卡纸,放在文物下边,这才算是勉强完成任务。

而楚孑这边还没结束收尾工作,就只听见“哐当”一声,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就又被溅了一身淤泥。

楚孑并不恼,对这情况的出现也快习惯了,十分熟练地望向了不远处的长臂挖掘机区域。

果不其然,阿汤又急急忙忙地跑了下来,先是熟练且毫不走心的向楚孑说了几声“楚哥对不起对不起”,然后,跑到了刚刚淤泥堆中间。

一个几乎一人高、致敬半米多的圆柱形物体出现在大家面前。

水哥听到动静也围了上来,看到一脸纠结的阿汤也大概明白什么事了,一幅过来人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挖上来大家伙了啊。”

阿汤低下头,声音低哑但完全听不出难过:“对不起。”

水哥揉了揉他的脑袋,让他适可而止。

大家都一起待了两个月了,早已经习惯了。

这包子脸的小家伙就专门挖大家伙,也没辙啊!

但这一查看可不得了,水哥赶紧叫几位专家也过来,一群人嘀嘀咕咕半天,又叫文物组拿长尺过来测量了好一阵,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

一,这玩意是一个船用锅炉。

二,这锅炉是这次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迄今为止出水的最大的文物!

就算对于阿汤来说,这次也是超常发挥了!

水哥赶紧把工作完成的楚孑叫过来,给这个船用锅炉拍照。

阿汤又费了半天劲才把这个大锅炉吊到了甲板上的摄影区,但这下又有新问题了,遮阳网完全不够用,挡不住光线。

楚孑没辙,又把阿汤叫过来当苦力,人工打起遮阳伞。大家看着阿汤跟大熊猫一样憨态可掬的姿势都笑得不行,连声说:“该啊,自己捞上来的就自己好好打伞吧!”

当然,这也是开玩笑,阿汤也知道大家并不是真的在责备他,一边打伞也一边笑,还有点小骄傲。

在楚孑的摄制工作完成之后,阿汤也没急着把船用锅炉吊走,而是和它合了一张影,不少其他的队员也都来和它合影,摆出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姿势,气氛欢快极了。

这个船用锅炉的出水其实也像是这次水下考古工作的缩影,总是有突如其来的意外和突如其来的惊喜,大家的条件都很艰苦但也会利用手中的一切资源完成任务,气氛也总是紧张,但活泼、快乐。

今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厨师也超常发挥了,做了好多辣炒海鲜。大家吹着海风吃着小海鲜,看着夕阳缓缓消失在天际线处,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吃完饭后通常就是大家的加班或者休息时间,不少人都会趁这时候干点自己的事,比如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啊、打打扑克或者钓钓鱼什么的,但今晚吃完饭后水哥忽然神秘兮兮地把大家都叫到了船长室。

四十来人挤在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