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猛烈的震动中。白佑彬抓紧了旁边栏杆。

规划好炮战战术后,白佑彬将具体实施的工作交给了谢昶伦。他知道,不可能永远“罩”着谢昶伦,必须让谢昶伦在实战获得锻炼。

此时,参加炮击的只有两艘大型战舰。

“果敢”号的主炮能够将中达八百多公斤地高爆弹射到三万五千米之外,“决心”号的主炮也能将两百毫米高爆弹打出二万六千米。相对而言,一百五十毫米舰炮与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射程就要近得多。

三轮齐射后,了望气球上的了望员报告,三号目标区内的目标已被摧毁。

此时,“果敢”号开始向北转向。按照白佑彬制订的炮战战术。两艘装备有重炮的巡洋舰将先摧毁日军的炮兵阵地与岸防炮炮位,然后只装备了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驱逐舰将抵近海岛,对日军营地等目标进行覆盖式炮击。

“果敢”号与“决心”号重新进入直线航行后,战舰上的重炮再次怒吼了起来。

这样地炮战对舰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对炮手来说更是轻松。说白了,打没有还手能力的敌人,根本没有挑战性。

相反,此时此刻大岛上的日军官兵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炮击开始的时候,正是日军官兵进早餐与换班地时候。不管是论到上岗的官兵。还是轮到休息的官兵,都要先后去食堂吃早饭。同时,这也是人的精神最放松的时候。结果。当炮弹爆炸产生地震动传来时,很多日本官兵还以为生了地震呢。直到岛屿西南面冒起了硝烟,沉闷的爆炸声接踵而至,日军官兵才反应了过来。

此时,十九艘驱逐舰已经杀到。

虽然一百三十毫米炮弹的威力远远比不上四百毫米与两百毫米炮弹,但是按照6军炮兵地标准衡量,口径一百三十毫米的火炮绝对是“重炮”。另外,海军火炮一般都有助力装填设备。所以采用的炮弹一般都比6军同口径火炮重一些。威力也就更大一些。按照当时的标准,海军的一百三十毫米炮弹的威力与6军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弹相当。

炮弹如同雨点般的倾泻而下。很多日军官兵就倒在了冲向阵地地路上。

随着炮火向内地蔓延,日军营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炮击所过之处,剩下地只是残垣断壁,只是残肢败体,以及满地乌黑的血迹。

据后来6战队统计,在重点区域内,炮弹弹着点地平均间隔距离只有五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是一百三十毫米高爆弹,其弹片杀伤半径都过了五十米。仅仅五米的间隔距离,这不是在浪费弹药吗?

当然,对舰队来说,浪费弹药并不是什么大事。

第一轮炮击从七点五十分持续到了九点半,在“果敢”号携带的高爆弹与半穿甲弹(对付轻型战舰与地面永久防御工事)打光之后,白佑彬才下达了停止炮击的命令。看来,他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没有用对付大型战舰的穿甲弹去轰击日军地面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