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丰将在翻年之后出任6战第八军的司令官。

为了防止驻扎在澳洲大6与新西兰的美军死灰复燃,卫延年留下了六支破交舰队。

这六支破交舰队中,有四支在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活动,严密监视着每一个重要港口,并且封锁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航线。一支留在了塔斯曼海,负责监视前往澳洲大6的航线。

后一支则留在了新西兰东北海域,负责监视前往新西兰的航线。

在没有主力舰,甚至没有大型巡洋舰的情况下,美军根本无法对付这六支破交舰队。

十二月二十八日,第一支装载着大口径炮弹的,专门运送弹药的船队就到达了直布罗陀,为第四舰队与破交舰队送来了近四十五万吨重型炮弹,其中用于对地攻击的远程弹药就有近四十万吨。

显然,这些弹药都不是新生产出来的。

之前,帝国海军一直在规划攻打澳洲大6的作战行动,从而加了大口径炮弹,特别是大口径远程炮弹的生产度。到七十五年4底的时候,帝国海军生产的大口径远程炮弹的总量达到了五百五十万吨,在战场上消耗掉了大概一百八十万吨,另外的全都储存在狮城,达沃,腊包尔等海军基地。

现在,进攻澳洲的行动被取消了,这些弹药肯定得设法用掉。

可以说,帝国海军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在战争结束之前把这些弹药全都用掉。按照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战争结束之后,帝国海军的军费肯定会被砍掉至少三分之二,而储备弹药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在战后销毁弹药更需要耗费不少的军费,相对而言,在战争期间把弹药用掉,反而是最经济,最划算的。

当然,现在战争没有结束,所以生产弹药的工厂并没有停工,甚至没有降低生产度。

用掉这些弹药也不是麻烦事,不管是炮击英国本土,还是今后的对美作战,都需要大量的弹药。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将这么多的弹药运送到前线去?

为此,帝国海军还专门改装了一批散装货轮,使其成为了弹药运输船。

不管怎么说,白佑彬不用再为弹药的事情愁了。只要有充足的运输船只,舰队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后方的弹药。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由十二艘快战斗支援舰与四艘快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后勤保障舰队到达了直布罗陀。

六天之后,七十七年4第一天,第四舰队率先离开了直布罗陀港。

伴随第四舰队一同出港的只有一支破交舰队,以及到达不久的后勤保障舰队。按照计划,从太平洋赶来的二支破交舰队,以及之前在比斯开湾活动的那支破交舰队都将在北大西洋上与第四舰队会合,并且从后勤保障舰船那获得补给物资。等到44舰队(即第13舰队)进入地中=之后,之前在地中海活动的二支破交舰队也将加入到第四舰队的作战队列之中,从而使第四舰队的兵力扩充到九十艘以上。

虽然杨定方仍然是第四舰队司令官,但是破交舰队隶属于战区司令部,所以白佑彬还是跟随“黄岩岛”号巡洋舰一同出了。结果,原本应该属于第四舰队的旗舰成为了战区司令官的旗舰。还好,杨定方对白佑彬“霸占”旗舰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