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雨讲述,要比听金瓶梅讲述直观得多,金瓶梅只是讲了一个大概的而且模糊的推断,但陈雨所说的话里细节很多,包括当时的部分人物,时间,地点,都有出现,这无疑加大了整个事件的真实度。

“修长城是在掩饰什么?”我问陈雨,其实这个问题我多少知道些,但不全面,还是想听听完整的答案。

“之所以要修复战国诸国之间的长城,最主要是因为始皇要做的事的地点,大多在这些古长城遗址上。”陈雨解释道:“你想想,如果毫无来由的派那么多人去,大兴土木,就算施工地点是在边境,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难免会被本国甚至北面的敌人注意到。”

这可能是个很巧的巧合,因为不想让世人知道施工的真正目的,所以始皇重修了长城,这是个很好的借口,有长城作为幌子,那么他们在这条线路上无论怎么搞,都不会引起怀疑和猜测。

当然,那已经是两千年前的事了,它真实吗?合理吗?事情好像就是那样,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至少在秦之前,已经出现了长城走向的路线图,所以秦始皇在这条线上修一条长城,也不算特别离谱的事。

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工程的进度不断回报到秦中央政府,不过真正的工程进度,只能秦始皇一个人知道。但很遗憾,在修筑长城的时候,已经是这位风云人物垂暮的晚年,他的精力没有那么旺盛了,不可能和年轻时一样每天阅览以百斤为单位的竹简奏章,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找一个非常信任的助手,来协助自己处理这些事。

朝中的大臣显然不合适这个任务,所以始皇选择的助手,依然是他一直很青睐的方士。这个方士并不出名,甚至在史官的记录中都没有他的具体姓名,但这个方士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始皇的秘密泄露了出去。

秘密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流传着,史官是如何得知这些秘密的,没人知道,但他把这些统统记录在自己私人的“回忆录”里。

当时的长城的修筑是一段一段进行的,确实和陈雨说的一样,长城只是个掩饰,或者说是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大部分士卒和劳役都在挖坑,没有人规定这个坑要挖多深,一般都是挖到实在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才停止。这么做肯定有目的,不过始皇在这一点上无比的谨慎,他不告诉任何人真正的目的,包括他信任的方士助手。因而在这个问题上,史官的记录是空白。

不过可以看得出,始皇的目的一直没有达到,每当士卒劳役在古长城一线的某一地挖出一个深坑之后,就尽力重新填平它,在地表修出长城,无形中就把工程地点转移到了下一个地方。

当长城完工时,其实证明始皇的目的彻底失败。从临洮一直挖到辽东,他没能挖出自己想要的。不过在这一线的挖掘过程中,挖到了不少匪夷所思的东西,有的东西体积太大,无法运走,或许被重新深埋,有的东西秘密由专人带回去,经始皇过目后严密封存,我想着,他可能还打算慢慢研究这些,可是没机会了,不久之后,始皇出巡驾崩,继而又发生了秦末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