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字?”我很意想不到,因为那两团血迹怎么看都无法跟文字联系到一起,中国历代比较盛行的文字体我虽然没有研究,但至少看过去就能认出这是不是字。

“是个字。”赵英俊对我和多吉道:“但不是中国字,是古朝鲜文。”

“你确定没有看错?”我更加意外,一只狐狸临死的时候留下字,这本来就够离奇了,不过还是可以以这只狐狸通灵了为理由解释一下,但如果它不仅留了字,还是外国字,我想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只能认为这是瞎掰。

“确实是。”

朝鲜和日本距离中国最近,在文化上受中国的影响很深,但单从文字上来讲,他们之间的出入就很大,日本文字借鉴了部分汉字还有一些偏旁部首,所以一直到今天,对完全不懂日文的人来说,还能从日文里看到很多熟悉的汉字。而朝鲜文跟汉字的区别就非常大了,在朝鲜的历史中,他们的文字和汉字完全两码事,但某些历史时期里,汉字也是可以通用的文字。

古朝鲜文字在今天被朝鲜称为神志文字,因为他们研究认为,古朝鲜文字是一个名叫神志的人首创的,关于神志创字还有一段完整的传说,不过这个传说明显是在模仿中国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只是朝鲜人始终不承认而已。他们固执的认为,神志这个历史人物乃至他创造古朝鲜文字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神志所处的时代是朝鲜半岛的“檀君”朝鲜时期,在檀君的陵墓里,有一个专门摆放石像的区域,这个石像区内东首的石像就是神志。

不过这也就是朝鲜人自己的研究结果,一说一听的事,千万不能当真。

真正意义上的古朝鲜文字,大概形成在卫满朝鲜时期,也就是公元前二世纪初,抛开古朝鲜文的含义,单从字体上看,它很类似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盛行在燕赵等国的简化大篆字体。

赵英俊不是历史学家,但天生就是个对任何稀奇古怪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他平时跑野了,很少跟金瓶梅联系,大概两年前,他顺道跑到湖南去找金瓶梅叙旧,很不巧,当时金瓶梅接手他岳父那一摊子产业没多久,忙的焦头烂额,也没空陪他玩。不过金瓶梅在沈阳的一个小“办事处”那边,送回来一批货,大部分是辽金时期的东西,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外来货,据说是从那边偷跑到中国境内的朝鲜人带来的。

无所事事中,赵英俊就对这些来自朝鲜的东西产生了兴趣,也正因为这些,他才对古朝鲜文字有些许的了解。

“古朝鲜文吗?是什么意思?”

“我认识的古朝鲜文不多,但这个恰巧认识。”赵英俊道:“是个死字,你说这只狐狸是不是太狠了,临死了还要咒我们一下。”

“这太诡了吧?它怎么能写出一个古朝鲜文来?”

“还不知道,先把它弄下来看看。”

赵英俊嘴里很活泛,其实非常小心,可能是被这只狐狸折腾的不轻,在下面几次试探,直到确认狐狸完全断气了,才把它从刺刀上给弄了下来。狐狸确实死掉了